到底這些業者看中的是怎樣的機會,願意前仆後繼的在同樣的時間點、打着幾乎同樣的要求、加入同樣的市場。難道這将會是面對淘寶來襲台灣電商的轉機?
移動社群商務的戰國時代版圖
目前在台灣主打所有民衆都可以當賣家的業者,除了傳統電商業者Yahoo!拍賣的APP之外,還有其他作各式社群起家的 “跨界業者” 加入,例如:台灣的音樂平台KKBOX推出的KKTOWN、新加坡的遊戲公司Garena的蝦皮拍賣、台灣的遊戲橘子的Swapub(與其他不同的是,Swapub主打的是以物易物的概念)。加入戰局的新創代表,則有台灣團隊的手打拍賣,最後則是獲得紅衫資本領投的六百萬美金投資在很早階段就提出民衆賣家概念的新加坡新創Carousell旋轉拍賣。
在這些群雄出來之前,台灣的電商市場主要是由職業賣家所來提供商品,然而旋轉拍賣進軍了台灣市場,在沒有物流、也沒有台灣消費者習慣的信用卡支付或者便利商店取貨付款(超商取貨付款是非常主流的電商支付方式)的情況下,卻在年輕人校園陸續掀起一陣旋風。緊接着擁有龐大的資源的業者如Yahoo、蝦皮拍賣及KKTOWN開始陸續加入戰局,除了民衆賣家的概念之外,更強調了第三方支付金流保障,提供民衆完整類型傳統電商的銷售購物體驗。
想要做Facebook版的淘寶
今年的移動電商大戰,相較于前幾年,更強調所有民衆皆可以當賣家,以及特别強調不隻賣還可以聊的社群功能。社群在這次的移動商務中占了很大的地位,相較于其他海外電商市場,台灣電商圈其實在社群商務這一塊是起步較晚的。目前台灣在社群平台做銷售最普遍的方式,便是使用facebook社團+Google窗體+銀行彙款/面交付款,以最傳統的方式做交易。
在facebook最常見的業者大都是業餘兼職為主的跑單幫的聯機代購或者大學生的二手交易市集,這也是為什麼當旋轉拍賣進軍台灣時,這些使用者願意用旋轉拍賣這種對于賣家支持功能非常的平台:因為他們之前的銷售方式,本來就沒有多大的銷售工具支持,當然部分原因也是旋轉拍賣從校園開始做起也是很好的推廣策略。然而,當有完整功能的社群商務平台開始出現時,這些使用者是否會采用呢?
傳統電商的創新者兩難
當雅虎這類型非常專業的拍賣平台想要做社群商務時候,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平台存在太多專業賣家,整個平台少了全民賣家那種社群商務的氛圍,且又因為它的獲利模式就是收取這些專業賣家成交的手續費及廣告,也因此很難科割舍這塊,因而在其APP上給人較濃厚的商業購物氛圍。所以當雅虎推出拍賣APP的時候,商品數目便非常多,可是給人的感覺少了點社群互動的氣息在。
而對于其他加入的非傳統電商業者來說,雖不會給人傳統電商的印象,但是在初期的商品源上面,卻會發現非常吃力。原因在于業餘賣家的商品,尤其是二手商品,商品的顔值可能不高,因為沒有商業修圖,甚至在産品說明上面都非常的簡陋。必須強調的是社群商務的特色便是在于其聊天的功能,故某方面來說,社群商務APP本身就希望消費者不單是購買商品,而是跟賣家有相同興趣愛好互相溝通,所以商品描述點到即可是可以接受的。但商品顔值就非常的重要,也因而我們可以看到這類型APP内通常都會提供相機濾鏡讓使用者能簡單修圖,讓照片好看點,業者也會根據顔值,對商品的排序做調整。
但是對于使用者而言,商品數目多寡将會很大程度的影響到下載這個APP的意願,也因此目前業者現在做法,除了直接辦線下購物市集,增加買賣雙方的社群互動外,更是大力提供多種折扣的方式,吸引消費者。
随拍随賣的賣家年代:代購賣家、網紅、文創産品經營最好
在這些平台中,發現到尤以從facebook社團招商過來的賣家經營最好。其實這點是很好理解的,原因在于facebook本身就沒有提供電商工具主打的就是社群功能,利用社團銷售是網友們自行發想出來的模式,也因此在遷移到别的平台時候,沒有那麼多的問題。反觀從雅虎、PChome等平台招商過來的賣家,則會有部分的抗拒度,最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原有平台已經經營得很好的,電商工具完備又有良好的銷售流量基礎(雅虎台灣目前仍是台灣前三大的入口網站)。
其中聯機代購(台灣常稱代購為聯機代購)品類,在做社群商務這塊是非常有效果的,原因在于代購賣家常要跟買家做溝通的,包含購買前的商品數量價格品類溝通外,很多時候代購賣家也都是因為本身很喜歡該産品,也因此非常熱衷于跟買家做交流,例如:日本迪斯尼代購等。網紅則因為本身的高人氣,很适合用手機跟商品自拍上傳的模式來做銷售。
另外,另一類經營績效狀況則為文創商品,因為本身文創的顔值極高,又很有特色,一直很受這些移動社群APP的愛好。
移動社群商務瓶頸
然而這些平台遇到最大的瓶頸,主要還是在于社群的力度不大,原因在于它的本質還是銷售平台,換句話說:它是做一個電商平台然後加入社群元素,而非社群平台加入電商元素。也因此雖然都主打社群商務,但其實會發現與現實還是有些差距。
1、仍離不開網頁版的移動商務
目前台灣的使用者不論是賣家還是買家,都還是非常依賴網頁版購物銷售,基本上隻要是商品數量大的賣家都會有這樣的需求(例如:大量的商品上傳或者商品描述用計算機鍵盤速度快等),而買家會發現這些類型的APP,很大的特色就是品類分類不精細,大都隻有到第一層,例如:隻有分男裝女裝,可是要繼續找襯衫還是短裙,就沒有分類了,很像用Pinterest的浏覽方式,因此變成很多時候要找到自己要的商品有一定難度。
2、淘寶下的台灣電商新契機
基本上做這類型平台的企業,主要目的分為兩類:
第一種是跨界型業者,筆者認為他們的目的想拓展出各種類型的社群為主,KKBOX想要在自己本身的音樂社群外,找出新的出口,例如:近年來KKBOX積極在跟各種企業做異業合作,想要提供它們的白金會員更多的優惠;Garena想要在遊戲社群外,擴展到商務社群,擴大他的社群版圖。也因而在收費模式上,跨界業者都采取不收上架費、成交費的方式,來加速吸引使用者,因此筆者将它們歸類在以聚人氣為目的社群目标。
至于另一類,則是目的為電商的業者,面對傳統電商的占領地位,想從社群切入電商市場,來占有一席之地的企業們,筆者認為藉由手機行動端的切入的社群商務APP或許是一個機會,尤其是再對大陸電商如淘寶在台灣的日益發展的情況下,或許社群商務将是台灣下一個電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