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内人士分析,棉籽入冬降價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一是受國際國内棉業産銷、貿易的行情實質沒有發生根本逆轉影響,行業定價以購銷平衡、利益保障為主要依據,“擇降”、“慎漲”更是心理求穩的基礎動機;二是随着棉花現貨價格的回落,棉籽價下跌也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棉纖維與棉籽作為棉花合體,價格漲跌,命運等同,不像棉花同棉紗的市場行情不盡等律;三是入冬後成熟采收的棉花加工出的棉籽品質降幅較大,使得棉籽的價值順降,所以從秋末冬初起籽棉與棉籽降價勢所必然。
而棉副産品恰恰在冬季處在采供備貨的關鍵時段。如食用油市場,10-12月正是生産加工,市場備貨迎接春節市場的檔口期,此時棉籽作為主要榨油品種,價格不可能下跌;再如棉粕,冬季正是飼料企業組織入庫以備早春開車的關鍵期,趁着上遊供粕充足,加上下遊飼料需求處于冬眠淡季,大多數以消耗粕類、雜糧為主的飼料廠大量購進粕糧等主輔原料,其流通旺季,也正是價格堅挺的日子。
業内人士認為,随着深冬逐漸到來和春季為期不遠,飼料市場對棉副原料中較好期别的産品也将大量采購進庫且會在元旦後陸續投入生産,在冬季籽棉加工的棉籽、棉副産品進入市場,連同棉副采購峰期的下行,棉副行情通常會出現預料中的回調,當然,“實時行情實時景”,在棉市變幻難測的新形勢下,棉副行情真正的走勢怎樣,如同這變幻多端的棉市一樣,隻能由廣大業内同仁觀察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