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
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說:
2015年年底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供給側改革作出部署:即2016年及今後一段時期,在适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調整,以此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為了推動這項工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作出了政策和任務上的具體部署。其中,5大政策要求包括:宏觀政策要穩,産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5大任務則指的是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闆。
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紡織行業也在探讨如何推動自身的結構性改革和調整。一方面,我們需要認真理解消化宏觀層面的供給側改革的理論和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結合行業的實際情況,來明确适合自身的供給側改革的任務和方向。
紡織業的供給側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從“十三五”的長期規劃中來思考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供給側改革有利于釋放更多創新潛能
賈康 全國政協委員、财政部财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所所長
中央财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指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改革,着力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要在認識适應和引領新常态的新階段加強國家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推動生産力實現整體躍升。其中所提到的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其基本邏輯就是要通過供給側對新供給進行創造,引領和釋放新需求。
為實現需求和供給的平衡,國家層面的調控方法可分為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現在來看,需求管理局限性比較明顯。為了使經濟增長的動力體系更加完整,就必須考慮結構化的邏輯傳導,轉移到供給側,形成滿足投資、消費和進出口需求的供給體系裡面的能力。而且一定要在供給側通過創新形成這種能力,真正的創新都是發生在供給側的。
為此,我們應該抓住科技創新不放,傳統制造業,包括紡織行業都面臨着這個問題。生産工藝、技術裝備的升級換代是非做不可的事。但是創新的抓手又在哪呢,如何打開這個創新空間?這就需要讓人的積極性發揮出來。光靠行政手段是做不到的,必須要在人力資本上大力投入,培養帶頭的創新人才,政産學研互動,一直到生産一線,逐一打開創新空間,同時還需要制度環境,合理的激勵兼容機制的配合。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現代化進程到了關鍵時期和曆史性的考驗關口。隻有抓住供給側改革的機遇,作出符合科學規律的決策,才能調動創新者的積極性,内在潛力才能釋放出來。紡織業也是如此,我們應把可以調動的所有潛力空間用足,而且要把供給側有關創新的政策用足。
供給側改革道路上企業要耐住寂寞
潘建成 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主任
去年年底至今,有兩個數據一直困擾着國人。一個是生産價格指數(PPI)連續46個月同比下跌,另一個是2015年1~11月,我國規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同比下降了1.9%。目前,這兩個數據并未出現明顯改善的迹象。
雖然經濟數據表現令人擔憂,但是我們并不能因此喪失信心。我們的GDP增長率走低,但是增長量卻保持穩定;我們就業情況、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也相對穩定。從這些足以看出中國經濟運行到今天這樣的情況實屬不易。
綜合來看,2016年的經濟走勢很難比2015年有所好轉。由于各方面壓力依然存在,産能依然過剩,房地産市場仍在調整,因此今年的經濟預計仍将延續L型走勢。不過,雖然經濟仍将承壓前行,但是一系列政策的滞後效應預計将會在2016年釋放,對企業運營和宏觀經濟有着積極意義。具體包括财政、貨币政策的滞後影響,簡政放權、雙創推進等政策利好都将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
此外,已經布局或開始啟動的一系列重大區域戰略、國家戰略,在2016年将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比如,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亞投行成立。特别是供給側改革,将會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供給側最核心的一點是要提高全要素生産率,而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創新能力。這種能力的提升過程并非短期行為。如果一直是靠模仿、抄襲來謀生存,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創新能力的。所以一定要告别“山寨”,一定要努力做到原創,耐得住寂寞,才能看到供給側改革的成果。
扶優限劣前提下加大對紡織融資信貸支持
楊海濤 中國工商銀行總行信貸與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
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總量的問題,而是結構上的問題。具體來看,這些結構上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供給端、需求端、資金端、價格端。
從供給端來看,我國一些行業的低端産品嚴重過剩,高端産品産能不足。這就導緻了供給端結構性過剩,同時高科技生産能力短缺的問題。從需求端來看,雖然我國在社會改革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在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的改革,還有待進一步深入。隻有解決大家的後顧之憂,老百姓才有意願進行消費。在外需方面,我們對一些發達國家的出口目前還受到限制。所以,無論是從内需還是外需來看,我們都面臨着一定的壓力。
宏觀經濟雖然面臨着一定的困難和問題,但市場蘊藏的機遇同樣值得我們關注。比如,加大創新力度、加快國際化步伐,以及加強供給側改革。在需求端,我們能改變的并不多。供給端才應該是我們解決經濟結構失衡的最核心的着力點。這個問題如果解決好了,不僅将從短期内提振我國的經濟,長期來講,也是利于經濟健康發展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供給側改革,無論是2016年,還是“十三五”,都要堅持下去,紮紮實實推進。
為了幫助紡織企業更好地推進供給側改革,工商銀行不斷加大對行業的支持力度。主要體現在不斷增加行業企業的融資和貸款的規模。截至2015年年末,工商銀行的紡織行業貸款客戶達6000個之多。目前,工商銀行在紡織行業的融資總量已經超過了1100億元,這些融資項目主要是在2011年以後發放的。2011年至今,工商銀行在紡織行業的融資累計增加500多億元。此外,我們堅持落實扶優限劣的策略,對行業龍頭、區域龍頭都給予了積極支持。
去産能、強“三品”是紡織業重要任務
高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紡織行業的供給側改革自“十一五”、“十二五”時期就已經開展了。相關工作主要從兩方面着手:産業結構的改革和産品結構的改革。在産業結構方面,我們注重産業用紡織品的發展。2015年,産業用紡織品纖維用量約占到我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的1/4。從産品結構來看,服裝類的産品細分化趨勢明顯,功能性也越來越強。在過去10年裡面,尤其是在過去5年裡,紡織行業在供給側改革上走在了前面。
在國民經濟總體低迷的情況下,2016年紡織行業仍然會呈現穩步發展,或将略有增長。從出口來看,2015年12月之前,我國的紡織品服裝已經連續6個月負增長,到12月份當月呈現翹尾。這預示着2016年的前期,我們外貿出口會有所增長。從國内消費來看,繼續下行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對于2016年的形勢,我們不應太過悲觀。
“十三五”是建成紡織強國的決戰時期,紡織供給側改革與調整是适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态、市場競争新形勢的主動選擇。在紡織業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去産能是紡織工業的一項重要任務。雖然在整個工業經濟的産業鍊中,我們的消費品生産位于産業後端,但是在整個紡織工業的産業鍊裡面,我們的去産能仍然聚焦于原材料,主要集中在化纖、棉紡。此外,印染行業-1.html">印染行業也面臨着去産能的任務。
在國務院部署下,工信部正在制訂3年的“三品”行動計劃,即“增品種、創品牌和提品質”。“增品種”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幾年,紡織服裝企業力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不斷增加産品種類。“提品質”更已成為每一個紡織服裝企業的必修功課。目前,我們面臨的最大短闆是“創品牌”。2016年,在行業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這3方面我們都将取得進步。
推進品牌建設才能改善供給能力
陳忠偉 恒源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在紡織服裝産業的供給側改革過程中,品牌建設将是重要的環節。目前,我們中國在品牌建設方面的表現遠遠落後我們的經濟地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近幾年,中國的品牌在全球所占的份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商譽。如果從市場價值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品牌在全球品牌的占比非常小。
“三品”戰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是紡織業調整供給側需求的主要途徑。走向未來需要建立品牌,為了實現供給的改善,就需要在品牌的基礎上增加設計、增加款式,增加各種元素,形成更多樣的最終産品。
其中,原創性的創新一定是以價值為導向,而不是以利潤為導向。過去的30年,根據初步的統計,中國大概有221品類的産品銷量是全球第一的。這意味着我們現在中國所有的工廠,開足馬力生産,基本上可以滿足全球70%的消費。那麼,我們是如何滿足這部分消費的呢?就是靠廉價的勞動力和成本。
未來整個中國的轉型,包括我們供給側改革要轉型,一定是以價值創新為導向的轉型,沒有創新力,就不可能有未來。
此外,供給端和需求端如今已進入互聯網時代,已經沒有隔閡了。所以,在中國紡織行業未來發展過程當中,一定要适應互聯網時代。這就要求我們勇于把自己過去的經驗和運作模式進行徹底革新。
化纖業需要“高效、低排”的解決方案
王軍 歐瑞康集團中國區總裁
歐瑞康是一家為紡織化纖企業提供先進裝備和技術的公司。在過去,我們力求與行業協同發展,在此過程中,我們的發展理念也是以供給側為導向的。作為紡織技術和設備的提供者,歐瑞康一直以高效、高質量、低消耗、低排放為發展目标。技術研發和技術創新是歐瑞康發展的主導方向。
談到具體的實施工作,我認為可分為兩個方面:即軟件和硬件。軟件方面包括實行流程升級、流程優化和本身流程再造。在全球開發新的産品,要進行投資定位時,力求對全球資源進行優化配置。
硬件方面,我們力求在設備上實現高效生産,并且提升産品質量。歐瑞康化學纖維事業闆塊展示的模塊化的工廠運營中心(POC)系統,可以使企業的生産效率大幅提高,廢絲大幅降低,而且還能避免人工操作時的生産誤差。
意識先人一步發展才能快人一截
程慶寶 北京光華紡織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北京紡織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進行結構調整,從那時起,供給側改革的概念就已初見端倪。當時,由于北京市經濟發展提速,對環境的要求有所提升,特别是要求印染業轉移出去,這是我們經曆的第一次供給側調整。就企業自身而言,北京光華紡織集團有限公司隸屬于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近幾年,北京紡控提出時尚、科技、服務的“新紡織”發展理念,這是我們經曆的第二次供給側調整。
在調整過程中,企業的基調要穩。我們公司肩負着一定的曆史使命,特别是退休職工比較多,下崗職工比較多,企業要負擔他們的生活,所以任務比較艱巨。目前集團适應北京城市發展的新要求,把生産基地外遷。而為了響應“走出去”的産業戰略,我們在緬甸也建有工廠。
紡織業的供給側調整,首先要适應環境。另外,要考慮到市場、政策、成本等各項因素,這樣的調整才有可能成功。
平台建設認準智能針織産業
楊雲峰 沭陽縣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
近幾年,紡織産業逐步發展成為沭陽經濟開發區的第一大産業,也是支柱産業。2015年,開發區的紡織産業産值增長勢頭依然可喜。這得益于我們抓經濟就要抓産業,抓産業就要抓集群的工作思路。
在平台建設方面,開發區整體規劃是56平方公裡,目前已經開發了35平方公裡。在新的區塊裡,我們按照産業的布局,規劃了紡織産業發展園,其中重點啟動的是智能針織産業園。
沭陽的針織産業擁有良好的産業基礎和産業配套,同時我個人認為,針織服裝的份額提升空間較大。而立足智能化的供給側改革,就要求我們站在行業的高端,提升設備生産能力。
着眼需求端做實“互聯網+”
顼棟 找紗網CEO
我是一個“80後”創業者,也是紡織行業的“富二代”。我父親做了30多年的棉紡企業,雖然行業經驗豐富,但為了适應環境變化,企業也在嘗試做改革。在接手我父親的工作後,我想利用互聯網增加銷售,做一個内部的改革。與此同時,我發現紡織行業優秀的互聯網平台很少,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所以從那時起,我決定建立“找紗網”。
我們的服務全程免費,要賣什麼紗線,要買什麼紗線,都可以告訴我們。我們力求搭建一個平台和生态模式,幫助提升行業的透明度,降低行業采購成本、交易成本,我相信這也符合供給側改革的思路:讓好的更好,讓原來沒有特别好的,但是想做好的企業做的更好。我沒想成為“富二代”,我更想做個“創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