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刺繡源遠流長,在世界服飾文化寶庫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行業中頗有影響,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百花園中瑰麗多姿的一朵越開越豔麗的奇葩。在刺繡行業中,蘇繡、湘繡、蜀繡、粵繡是中國的四大名繡,享譽國内外。此外,還有京繡、瓯繡、顧繡、苗繡、卡繡、榕繡、漢繡、發繡、機繡、絨繡、剪絨繡、抽紗刺繡等等,都自成一派,使中國古老的刺繡業繁榮似錦,大放異彩。
中國刺繡的起源
中國刺繡起源于3000多年前,傳說古代蘇州有一位聰穎漂亮的姑娘,在結婚前正在趕制一件新嫁妝,在制作過程中不小心在衣襟上戳了一個洞。她急中生智用彩絨繡了一朵小花,不僅将破洞掩蓋住,而且還顯得格外漂亮,起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首次啟發,聰明的蘇州人從此就開始喜歡穿繡花衣服了。根據西漢劉向所撰的《說苑》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吳人就開始把刺繡工藝應用于美化生活。到了三國時期,蘇繡已發展到較高水平,據說三國時期的趙夫人利用自己既能畫又能繡的特長,為孫權作的一幅\"畫繡\",被時人堪稱\"針絕\",從而趙夫人便成為\"畫繡\"的鼻祖。
中國的四大名繡-湘繡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産品的總稱。是在湖南民間刺繡的基礎上吸取了蘇繡和廣繡的優點而發展起來的。早在戰國時期,湘繡就已有了較高的藝術水平和娴熟的技藝。從1958年在長沙楚墓中發現的龍鳳圖案繡品來看,是在極細密的絲絹上運用連環針刺繡而成的,其針腳整齊、繡工精細,圖案生動活潑令人贊歎不已。而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發掘的西漢墓中,出土的湘繡制品有41件刺繡衣物和一幅裝飾内棺的鋪絨繡錦,繡品采用的圖案有10餘種,繡線均為未加撚的彩色散絲,色相多達18種。在刺繡的針法上,則采用了連環針、齊針(或平針)、接針和打子針等多種針法,使繡品産生針腳整齊,線條灑脫而豐富,圖案多樣的特點。而且這些繡品的繡工是非常娴熟的,具有很紮實的功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漢時期的湘繡工藝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到了清朝,湘繡已遍及湖南廣大城鄉,處處可見\"母友相傳,鄰親相授\"的傳藝學藝生動場面,特别是長沙一帶,湘繡成為家家戶戶的農村副業,農村婦女在勞作之餘,不僅用繡針和彩線來美化生活,而且開始把繡花作為謀生的手段。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短短10多年間,在長沙一帶新設立的湘繡繡莊就達40多家,大大推動了湘繡的刺繡水平和藝術水平的提高,表現手段不斷豐富,逐步形成了湘繡的流派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到了20世紀上半葉,湘繡的藝術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表現手段更加豐富而細膩,名家名作不斷湧現,湘繡人物\"惟妙惟肖\";而寫意山水,則更是\"色簪花,迹滅針絨\"。這些\"絕針\"之作均出自于湘繡藝人的\"神手\",曾名噪一時,受到國内外人士的贊譽。
湘繡的\"絕招\"要數20世紀下半葉的雙面全異繡,設計的巧妙和針法的變化二者結合得惟妙惟肖,使湘繡技藝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繡工可以在同一底料的正反面刺繡着畫面、色彩、針法都不相同的繡品,這是刺繡技藝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例如,一幅《獅虎》座屏繡品德一面是一隻仰天長嘯的上山虎,而另一面是一隻低手夜行的下山獅,一上一下,正面的虎頭轉到反面變成了獅尾,兩面的形象迥然不同,令人瞠目。又如湘繡藝人采用傳統的摻針、平針、遊針等針法,繡制的《花木蘭》繡屏。在繡品的一面是女扮男裝,全衣鐵甲的花木蘭的威武形象,生動地體現了\"萬裡赴戎機\"、\"寒光照鐵衣\"的詩意;而在繡品的另一面卻是花木蘭脫去戰時袍,又着女兒裝的閨秀模樣。活生生地再現了花木蘭\"當窗理雲鬓,對鏡貼花黃\"的喜悅情境。兩種截然不同的畫面十分簡要地概括出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凱旋而歸的動人故事内容,将詩情畫意融為一體,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在這幅繡屏中,藝人采用的仍是傳統的摻針、平針、遊針等手法,運用高超的技藝着意刺繡,使花木蘭這位英雄人物的形象呼之欲出,躍然于繡屏上,除了令人歎服之外,更是回味無窮。因此,雙面全異繡使湘繡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這也是湘繡在刺繡中形成獨樹一幟的流派。
中國的四大名繡-粵繡
粵繡是廣東刺繡藝術的總稱,它包括以廣州為中心的\"廣繡\"和以潮州為代表的\"潮繡\"兩大流派。刺繡曆史浦遠,其技藝精湛,構圖裝飾性強,色彩濃郁鮮豔,繡絨平整光亮,文理清晰,絨條灑脫,金銀墊絨立體感強,繡工娴熟,繡品富麗堂皇等獨特的地方風格和藝術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也可從蘇鹗所撰的《杜陽雜篇》中是這樣描述廣繡的精湛技藝的:\"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眉娘,年十四,工巧無比,能于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如毫發,其品題章句,無有遺阙。更善作飛仙,蓋以絲一鈎分為三股,染成五色,結為金蓋玉重,其中有十洲三島,天人玉女,台殿麟鳳之象,而執幢捧節童子,亦不啻千數,其蓋闊一丈,稱無三兩煎靈香台之則,堅韌不斷。唐順宗皇帝嘉其工謂之神姑……\"。
在唐代至五代十國期間,由于廣州屬于邊疆地區未受到戰亂的影響,刺繡與農業、手工業一樣得到長足的發展,在宋代至明代粵繡的技藝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清朝乾隆年間,廣州已設立繡行,在廣州和潮州等地也廣設繡莊、繡坊,粵繡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解放後,在雙百方針的推動下,名家名作不斷湧現。
随着粵繡的繁榮,粵繡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其中高級繡品主要有條幅、挂屏、台屏等,一般繡品則涵蓋了日常生活用品的各個方面,如刺繡畫片、金銀絨挂裙、被面、枕套、床楣、靠墊、批巾、頭巾、各種繡衣、繡鞋、繡袋、戲劇服裝、帳衽、台帷等等,也有部分觀賞繡品,如《晨曦》、《百鳥朝鳳》、《九龍屏風》、《吹蕭引鳳》等佳作。粵繡的題材也比較廣泛,包括人物、動物、花鳥、龍鳳、山水河川、器皿和各種圖案等,其中百鳥朝鳳、龍鳳、博古則是最具傳統特色的題材。
粵繡包括\"廣繡\"和\"潮繡\"兩大流派,因而其針法也因其流派的不同而不盡相同。\"廣繡\"的針法主要有7大類30餘種,包括直扭針、捆咬針、續插針、輔助針、編繡、饒繡、變體繡等以及廣州釘金繡中的平繡、織錦繡、饒繡、凸繡、貼花繡等6大類10餘種針法。而\"潮繡\"則有二針龍麟轉針、旋針、過橋針、凹針繡、墊築繡等60多種釘金針法以及40餘種絨繡針法,同時,藝人還運用了折繡、插繡、金銀勾勒、棕絲勾勒等多種技巧,使\"潮繡\"在 \"繡、釘、墊、貼、拼、綴\"等技藝上更趨完善,産生\"平、浮、突、活\"的藝術效果。粵繡除采用豐富而多變的針法外,在創作設計方面還注重主意,善于把寓意吉祥和美好的願望融入繡品中。在創作方法上采用了源于生活而又重視傳統,不滿足于現實的描繪而追求着更為美好的理想,與此同時,還善于涉取繪畫和民間剪紙等多種藝術形式的長處,使繡品的構圖飽滿,繁而不亂,針步均勻,光亮平整,紋理清晰分明,物像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體現了粵繡的地方風格和藝術特色。
中國的四大名繡-其他流派
除了四大名繡之外,在中國還出現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繡流派。例如:顧繡是指代表顧名世一家的刺繡技法和風格的刺繡品。顧名世系明嘉靖時人,住上海九畝地的\"露香園\",其孫熄韓希孟能畫善繡,摹繡古今古畫,尤為神妙。後代繼承此種繡法,并收徒傳藝,專門刺繡各種花鳥走獸的畫幅、冊頁、手卷等陳設品,對後來的陳設性的刺繡影響很大。瓯繡是指浙江溫州生産的刺繡品,因溫州位于瓯江之濱,故名。瓯繡的特色為構圖精煉,紋理分明,繡面光滑适目。苗繡是指我國苗族婦女的刺繡品,一般應用在袖口、袖套、衣領、後肩、褲腳、裙腰、頭巾、腿套等處,大多采用幾何紋樣,具有花紋布置嚴密,色彩對比強烈,濃厚的地方特色。絨繡原産于山東煙台,是用彩維絨在特制的網眼麻布上進行繡制的繡品,分陳設品和日用品兩大類,是20世紀50年代後新興的工藝美術。現在上海成為主要産地。在繡制中可自行拼色,其特點是善于表現油畫、國畫、彩色攝影等藝術效果,色彩豐富,層次清晰,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機繡原産于河北邯鄲,是用縫紉機操作代替手工的刺繡品。現在,北京、山東、江蘇、湖南、廣東、黑龍江、上海等地也普遍發展了機繡,其繡品有枕套、台布、靠墊、被單等以及近年來出現的國畫人物、山水等繡品。在技藝方面,除了原來的打子繡、包梗繡、挖繡、仿手繡、包針繡、長針繡、挖手繡等外,還創造了大打子繡、包絨繡、被針繡、包針破繡等新針法。除此之外,還有卡繡(河南開封)、榕繡(福建福州)、漢繡(湖北武漢)、發繡(江蘇)、剪絨繡(福建泉州)和抽紗繡(廣西、湖北、浙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