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良雲教授在服裝和服飾文化領域辛勤耕耘了43個年頭,對中外服飾文化的研究頗有造詣,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藝術專家。
1983年,蘇大(原蘇州工藝美術學院)開設服裝專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在國内已經很有影響。教師和學生設計的作品盡管很好,但是受地域限制,很多人看不到他們的作品。服裝專業需要服裝表演。在征求學院領導同意後,缪良雲決定開設國内首個服裝表演專業,并得到教育部批準。
但是從北京跑到廣州兜了一大圈,都找不到可供借鑒的經驗。“這項工作前無古人,怎樣招生、大綱怎麼制定、課怎麼上,隻能自己摸索。”在招生前,缪良雲制定了如下标準:長相好,舞蹈形體好,身高170厘米以上,懂藝術和繪畫,文化成績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藝術類分數線。直到今天,各高校在招收服裝表演專業學生時,都沿用這個标準。
1989年,服裝表演專業首次面向全國招生,場面火爆。這批畢業生中出了不少大師,服裝表演和服裝設計國家大師中大概一半是缪良雲的學生,包括王新元、趙有博、馬可等。破解中國古代服裝設計師不登史書之謎
談及《中國衣經》,缪良雲感慨頗深。他說,作為一名從事服飾文化研究的學者,有責任把中國輝煌的服飾文化展示給世人。
中國素有“衣冠王國”之稱。但是,20世紀80年代初,對外開放的服裝市場在外來浪潮的沖擊下,逐漸産生了一種“揚外抑内、重洋輕本”的傾向,主流服飾的款式、流行趨勢和工藝等都是國外的。
缪良雲說,中國服飾相繼幾千年,積聚了難以數計的服飾類型和式樣,這些服飾所體現出來的設計思想和設計藝術,是無數藝匠智慧的結晶。但是,史冊上卻沒有大名鼎鼎的設計師,原因是中國服裝設計的主要形式是群體式設計,除最高統治者外,任何人都難以憑個人意願來制定某種冠服。同時,冠服設計制作屬工藝範疇,在重藝輕技、重師輕匠的封建社會,工匠的名字很難登錄史冊。
不過,茫茫“衣海”中,時時可尋獨具匠心的經典之作: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習騎射計,引進改制胡服式樣,緻使國勢大盛;漢高祖劉邦,曾親自設計并以竹皮制作“劉氏冠”;東漢梁翼之妻孫壽,所作的愁眉啼妝、堕馬髻、折腰步等,使京都翕然;而近代偉人孫中山,授意設計的“中山裝”,融中國傳統觀念和近代服裝風格于一體,其式樣嚴謹、簡潔、大方,蘊藏着設計者強烈的主觀願望……編寫中國第一部服飾百科全書
缪良雲意識到,應該讓更多的人重新認識中國服飾文化,同時,中國的服裝制造業急需理論指導,公衆的審美情趣更需引導,于是,年近花甲的他決定編寫一部貫通華夏曆史、反映中國服飾變遷的着作。
從1994年開始,他先是花了整整1年時間着手《中國衣經》框架的構造,接下來收集第一手的資料、圖片。“服裝的内涵是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曆史遺留下來的研究資料或失于藝術欣賞性,或失于科學研究性,隻有廣收博采衆家精華後方能有所創新,但收集資料很難。”
因為中國衣冠服飾是以權貴階層為記載主體的,冕服隻有帝王才能享用,普通人不得涉及。這使得考證一些民間服飾有很大困難。缪良雲隻得從當地的博物館和地方志中查詢。而對于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隻能借助少數民族藝術家提供的資料,并對其進行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為推導歸納出衣服變遷圖案的相關性,他家裡貼滿了大量的圖片和資料,為此還拆掉了家裡的床闆堆放資料,晚上睡覺一度與夫人打地鋪。
6年的苦心孤詣,由缪良雲主編的150萬字的煌煌巨作《中國衣經》終于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引起服裝界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