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一系列“不想打但也不怕打貿易戰”的表态得到肯定,中國的反制措施也被看成是合理和必要的“正當防衛”。在美國國内,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貿易争端,已讓人們對很多依靠出口的産業深感憂慮。在國際社會,批評者認為特朗普一意孤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可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美國的“痛點”:“短期農業,長期制造業”
中國的反制措施指向美國“痛點”,因此很快在美國的相關産業引發震動。7日,環環收到美國大豆出口商會北亞地區主管保羅·伯克發來的一份聲明,聲明中提到:美國大豆協會主席黑斯多夫表示,“如今,(中國的征稅措施)已不再是一個假設,25%的稅率将對每一個美國豆農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據悉,作為代表美國豆農利益的遊說機構,美國大豆協會一直在向美國政府表達自身的擔憂。
美國主動挑起的貿易戰對美國自身也會造成巨大傷害,這一點已成為許多西方學者的共識。美國國家外貿商會前主席、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世界貿易研究專家威廉·雷塞6日在接受環環采訪時表示,最先感受到中國反制效果的将會是美國的農業從業者,他們将損失很大,而更長期的影響将會體現在美國的制造業領域——所需要的零部件價格會因美國加征關稅上漲,而制成品也會因為中國加征的關稅變貴。
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丹·豪斯特羅姆則告訴記者,按銷量計,中國是美國豬肉的第二大國際市場,讓他感到遺憾的是,中國決定對美國豬肉和豬肉制品增收進口關稅的反制決定,将直接影響美國的生産商和出口商,以及在中國的客戶,因為“出口一直是美國豬肉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國際貿易對美國豬肉産業的持續成功和盈利至關重要”。
豪斯特羅姆還提到中國計劃對美國進口牛肉加征關稅帶來的影響,畢竟“對美國牛肉而言,中國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市場”。2017年夏天,中國市場時隔14年再度對美國牛肉開放,這讓美國肉牛養殖業界頗為興奮。
環環駐美國記者章念生近日專程去美國西北部的蒙大拿州采訪,那裡素以産牛聞名,牛與人數量比例達到2∶1。當地養殖戶都對特朗普政府決定對中國出口美國産品大規模加征關稅感到擔憂,希望“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我們兩國需要冷靜地坐在一起談談”。
來自蒙大拿州的美國前駐華大使博卡斯也是美國國會2000年批準與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系、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重大事件的親曆者與推動者,他明确表示反對美國挑起貿易争端,因為“在美中兩國之間造成緊張關系,從長遠來看是危險的”。
中國的反制:“讓美方自食其果”
“多數世界輿論不站在美國那邊!日本、歐洲都不贊成特朗普的手段,認為這樣做得不到他想要的結果。”清華大學野村綜研中國研究中心理事松野豐開門見山地告訴環環。
松野豐認為,現在的全球化公司都是在貿易不平衡的前提下,構建了最優發展戰略,比如在中國建廠生産,出口到美國,就比在美國本土生産便宜,利潤更高。大家都已習慣這種模式,突然有人跳出來要破壞這個前提條件,那麼企業之前制定的發展戰略就不成立了,他們當然不願意這麼做。另外,對于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它們依存于中國,靠着和中國的經貿關系支撐起本國的經濟,如果改變現狀,這些國家将受到很大影響,容易引發混亂。
在日本的社交媒體上,有日本網民回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在纖維、電視、汽車、半導體等領域遭到美國蠻不講理的攻擊,并留言說:“美國是那種隻要自己好就行了的國家。”不少日本網民聲援中國說:“中國按規矩辦事什麼問題都沒有”“羨慕中國能對美國這麼有底氣”“和中國打貿易戰,美國有赢面嗎”,還有人直接喊“中國加油”。
“美國挑起貿易戰是從文明交往倒退回‘炮艦政策’。”德國黑森州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前司長、中國商務部榮譽顧問博喜文近日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說,“一旦美國政府的某些要求未能被滿足,即發出強烈的、單邊主義貿易壁壘威脅”。博喜文認為,過去,帝國主義列強将行為方式強加給中國的時代早就一去不複返了,他相信中國正在采取經過深思熟慮的行動,而且一些反制措施明顯針對“特朗普傳統選民所能感受到的那些領域”,中方行動的将讓特朗普很快自食其果。
在德國經濟學家、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格羅斯眼中,特朗普近期在貿易上的行為是“愚蠢”的。格羅斯對環環表示,特朗普表示可能會再對價值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但此舉對美國的傷害将比對中國的更大。格羅斯解釋說,美國不僅将遭受嚴重的物質損失,而且更為嚴重的是“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美國的信譽度将會遭受粉碎性打擊”。
對美國有意勸說歐盟、日本等盟友聯手“圍剿”中國,格羅斯也不看好,他認為:“歐盟不太可能會加入美國的陣營針對中國打貿易戰。盡管一些歐洲公司也對中國在知識産權問題上有抱怨,它們也可能會以遭到不公平對待為由在多邊框架内對中國提起訴訟,但歐盟接受并遵守的是世貿組織的規則,而美國現在似乎并不是在這麼做。”
俄羅斯亞太經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芙列岡托娃近日在接受俄衛星通訊社采訪時表示,中國對美國商品征收關稅是在世界貿易組織法律框架内“有理有據的回應舉措”,而美國的行為則不符合世貿組織的慣例。俄股票市場與管理研究所專家别利亞耶夫稱,近期難以看到中美“關稅戰”的盡頭,因為保護主義與遏制中國恰恰是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戰略所在。美國企圖為自己在未來全球市場的競争對手中國的發展創造最不利的條件。中國已經不隻是緊跟其後,實際上已經幾乎與美國旗鼓相當。
特朗普的偏執:“最終不會讓美國獲利”
看看各國輿論是如何評論特朗普政府偏執做法吧。西班牙《國家報》認為,特朗普政府單方面挑起這場貿易戰的原因源于其對自由貿易和世界經濟一些過時的、幼稚的、危險的看法。
該報日前發表題為“特朗普政府選擇了混亂”的社論,直言“美國政府對中國宣布懲罰性關稅措施對世界秩序的穩定産生極大威脅,這種貿易保護主義舉措不僅将損害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發展,同時也将動搖多邊主義的原則和根基。美國政府的這種做法将給世界經濟帶來一段充滿緊張的不确定時期,而這種不确定性隻有當美方重新回歸多邊主義秩序時才能得以解決”。
俄羅斯國家通訊社4日援引俄羅斯創新發展研究所專家伊萬諾夫的話說,在這場貿易戰中,美國首先對中國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其目的是減緩中國的發展速度,但美國是無法阻止中國發展的。
而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專家蘇紮裡采夫認為,美國對中國采取咄咄逼人的政策,這引起了中國的強烈不滿,中國被迫采取回應措施,中國已沒有别的選擇。中國以此表明,“讓步、理解和規避的時期”已結束,有必要以某種方式回應,“因為美國的手伸進了中國的口袋”。因此,可以預見,未來中美經濟關系将更加複雜化。
俄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專家亞曆山大·薩裡茨基的判斷是,曾長期立于自由貿易潮頭的美國,将因此被排擠出去——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美國或将遭遇他們目前還未預見到的、也最不想看到的結果,其中包括歐洲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将借助于與中國的合作而得到加強。
俄羅斯“今日經濟”網6日報道,美國媒體非常關注中國采取的貿易反制措施,但它們忽視了美國面臨的一個最嚴重的威脅,那就是中俄兩國将聯手終結美國的統治地位。俄議員普什科夫說:“美國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是犯了一個錯誤。美國錯誤地認為,中國會在這一貿易争端中做出讓步。這是錯誤的。中國已為貿易戰做好了準備。華盛頓對中國的直接施壓已經失敗。”
《日本經濟新聞》社評認為,美國特朗普政權強硬的貿易政策正在影響全世界,其政策毫無原則。特朗普的外交風格扭曲了國際貿易準則,招緻無意義的貿易戰争,這種惡劣影響還會波及金融市場,而且最終也不會讓美國獲利。
美國的賭注:瞄準“中國制造2025”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艾斯瓦爾·普瑞薩德告訴環環,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核心是生産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産品,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的建議關稅清單就是想對此進行“精準”打擊。在美國看來,清單上的産品都是中國試圖在與美國的競争中獲得優勢的産業。他認為,這是缺少“明确遊戲計劃”的特朗普在加大賭注,但此舉隻能進一步增加美中貿易戰的風險。
特朗普政府緊盯“中國制造2025”的做法也讓一些美國企業家感到失望。全球領先的制造企業、美國霍尼韋爾全球高增長地區總裁沈達理認為,對霍尼韋爾而言,中國是成長之地、增長之源,該企業十分關注将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中國制造2025”,并已在中國成立互聯企業團隊,“這也是美國市場以外唯一的地區團隊,足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信心”。
“特朗普的一系列貿易保護主義舉措,看上去為振興美國國内經濟,實際上也是想确保其在選舉中獲得穩定支持。”韓國檀國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鎬在接受環環采訪時這樣表示。美國對中國加增關稅的領域集中在“中國制造2025”等高科技産業,對此,金珍鎬分析稱,美國認為,如果不想辦法遏制中國經濟發展的這一核心力量,中國将會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實際上,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戰也是美國封鎖中國政策的一環,這種情況在大國競争過程中還會不斷發生。
西班牙馬德裡自治大學經濟系教授古斯塔沃·馬蒂亞斯告訴環環,美國對中國宣布懲罰性關稅措施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對于美國和世界經濟都将産生負面影響。近二十年來,美國高新技術企業在全球大幅擴張,正是得益于全球化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帶來的紅利。
這就産生了一個悖論,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原本宣稱希望保護美國高技術産業的發展,如果世界爆發貿易戰,這些産業不僅得不到保護,反而會受到更大程度的損害,将終結美國高技術産業在世界範圍内的領先地位。
他認為,美國發動貿易戰的根源在于政治考量,缺乏堅實的經濟理論基礎。這是迎合政治上民粹主義的結果,回避了美國經濟真正存在的問題,反而制造出一些新的問題,使真正存在的問題更加複雜。馬蒂亞斯的話代表了很多學者的觀點:“美國要想解決貿易逆差問題,應當從内部采取舉措,而不是在與别的國家的經貿關系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