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16年12月25日表決通過了《環保稅法》,定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環保稅法》是中國首部體現“綠色稅制”的單行稅法,旨在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污,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它的問世意味着在中國推行多年的排污收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的轉換将正式啟動。
據了解,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自治區)陸續公布了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環保稅具體使用稅額及項目數。各省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環保稅具體稅額分别按每當量1.2元-12元、每當量1.4元-14元幅度征收,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在該幅度内确定具體标準。
其中,北京市收費标準全國最高,天津、河北、四川等省市環保稅标準為最低标準的3-5倍;甯夏、甘肅、江西、吉林等地區環境承載力相對較強的地區平移原排污費标準;山西、湖北、福建、雲南等部分省适當上調标準。
環保稅的征稅對象分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四類污染品類排放納稅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兩種情況無需繳稅,一是不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如餐飲企業排入到市政管網的廢水)不需繳納環保稅,二是居民個人不屬于納稅人,不用繳納環保稅。
12月7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實施費改稅,可以更好地發揮稅收的威力,而且稅收更加權威、規範和穩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實施不同的稅率,能有效達到優化調節的作用,對污染重的企業多征收,對污染輕的企業少征收,對沒有污染的企業不征收,這樣就可達到一種獎優罰劣的效果。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宋國君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實施環保稅是一個根本性的舉措。一方面可以倒逼環境監測數據更加真實,另一方面也可倒逼企業提高環保水平”。
最高環保稅标準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開征環保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的壓力,而且從長遠來看,能夠促使企業實現環保升級、管理升級、技術升級和産品升級,肯定是好事。這也标志着中國的環保水平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市按《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的最高上限确定收費價格,即應稅大氣污染物适用标準為12元每當量,水污染物适用标準為14元每當量,均按稅法規定上限執行,這也意味着北京市未來污染治理的力度将不斷加大。
北京市地稅局相關負責人日前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北京市原有的近八千家征收排污費的企業已移交地稅部門,預計2018年環保稅納稅戶數量還會有所增多。而且費改稅後以法律為支撐,能有效解決此前排污收費制存在的執法剛性不足以及地方政府幹預等諸多問題。
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化工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總幹事李小平對經濟觀察報說:“此前征收企業排污費是部門規定,而收稅則是直接上升到了國家層面的法律高度。”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表示,《環保稅法》是從稅收杠杆入手,企業多排污就要多交稅,少排污則能享受稅收減免,且收益全部歸地方,中央不再參與分成,通過構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綠色稅制體系,形成有效的約束激勵機制,獎優罰劣,倒逼企業減排,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
北京市财政局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北京市環境治理任務很艱巨,實施環保稅最高上限利于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強化排污者責任,促進污染企業注重環保。
近年來,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和水資源保護投入遠大于排污費收入。上述負責人說,2016年北京市排污費收入6.13億元,但大氣治污和水資源保護投入分别達165.6億元、176.6億元。
在今年全國空氣質量月度狀況排名中,河北省基本有超過五個城市排在空氣質量較差的後十位。為加大治污減排力度,今年12月1日,河北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河北省環境保護稅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适用稅額方案》,将主要污染物稅額标準按地域分為“三檔”,分别按照國家規定最低标準的8倍、5倍、4倍執行,稅額标準最高的大氣主要污染每當量9.6元,水主要污染物每當量11.2元,最低分别也達到了4.8元和5.6元。
其中,與北京相鄰的河北省13個縣(市、區)執行一檔标準;石家莊、保定、廊坊和定州、辛集市(不含一檔區域)執行二檔标準,即大氣主要污染物執行每污染當量6元,水主要污染物每污染當量7元,大氣和水中的其他污染物分别執行每污染當量4.8元和5.6元。除執行一檔、二檔區域外,唐山、秦皇島、滄州、張家口、承德、衡水、邢台、邯鄲等市執行三檔标準。
倒逼效應
不少業内人士表示,征收環保稅對企業的影響将會很大,但具體影響如何還要看各地推進和落實的具體情況。
一家鋼鐵企業總經理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開征環保稅,我們的經營成本就一定會增加。而且還會不得不加大環保方面的投資,這将會在短期内影響我們的生産效益”。
另一位鋼鐵企業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征收環保稅會使鋼廠環保成本增大。“今年噸鋼利潤很高,如果明年繼續維持高效益,那麼鋼廠繳環保稅應該可以承受。當然建議政府環保稅也不宜‘一刀切’,可對環保達标優秀企業實施适當降低稅率或退稅獎勵政策,這樣更有激勵作用”。
在宋國君看來,環保稅如果認真執行,不僅沒有理由減免,也不可能随意減免,收的稅的數量肯定要高于往年環保部門的排污收費,當然,這會加重企業負擔。擺在污染企業面前的将有兩個選擇:要麼直接繳納排污稅,要麼“痛改前非”,完成污染整治或者搬遷改造。面對較高的環保稅額壓力,有的企業可能承擔不了,有的會趕緊改。但至少在觀念上,企業肯定需要一段時間的轉變和适應過程。
李小平稱,征收環保稅對于環保排放達标或環保設施較為齊全的好企業更有利,對那些不注重環保質量的差企業肯定不利,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促進技術創新。同時需要關注的是對于那些當前整體工藝水平不高、排污量大的行業也會帶來較大的市場波動。“隻要環保是公平的,最終是利于企業發展和百姓受益的,而環保執法不嚴所造成的市場不公平一定是劣币驅除良币,對社會整體發展不利。”李小平告訴經濟觀察報。
不過,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鋼鐵綠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濤認為,從目前來看,除了個别地區對企業影響大外,大多數都是稅費平移,影響不大。“但是,環保稅和排污費相比,強制性更強,企業排污費不一定足額交,環保稅的話如果不足額繳納,屬于偷稅漏稅的違法行為。”劉濤對經濟觀察報說。
實施環保稅,企業的排污數據将顯得較為重要。宋國君認為,稅收要以環境監測報告為依據,以前的數據偏低很多。由于環保稅法具備法律威懾作用,企業偷稅顯然要面臨刑事處罰,環境監測站或有資質的監測機構在數據上也不敢造假,這樣就有利于提高數據的真實性。“所以這一下就會把中國企業污染排放的數據向真實性方向前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