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七次常務理事會議在上海召開。近百位與會代表除了交流紡機市場等情況外,還就紡機行業智能制造現狀及計劃,“一帶一路”戰略下産業轉移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讨。
市場回暖,仍要時刻關注市場變化
2017年以來,紡織機械行業整體運行穩中向好。1~8月,規模以上紡機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35.21億元,同比增長12.46%;實現利潤總額為59.15億元,同比增長21.91%。1~8月,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44億美元,同比增長18.52%。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針對紡織行業今年運行情況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醒紡機企業在市場形勢和産品訂單普遍較好的情況下,仍要時刻關注市場變化,警惕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後帶來的風險。高勇表示,中國紡織工業已經進入了新時代,規模快速擴張的階段已經過去。盡管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還有較高增幅,但纖維加工量增長已不多。紡織生産設備不斷更新換代,水平不斷提升,而且産能向優勢企業集中;業内龍頭企業向産業鍊兩端發展。這些是當前行業發展的明顯趨勢。紡機生産企業對這些發展趨勢要有所準備,要将主機設計、工藝設計、專配件設計等結合起來,并結合智能制造一起考慮。他建議各紡機企業成立集團或聯盟,聯合起來應對這種新的産業發展形勢。
對于“一帶一路”戰略下産業轉移趨勢,高勇認為,随着東南亞等國家勞動力等成本的快速提升,産業“走出去”步伐将放緩。他建議紡機企業聯合起來建立綜合性的售後服務平台來促進紡機産品出口。
談到我國紡機業的現狀和未來,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王樹田提出,有些問題值得大家好好思考:行業快速發展源于何處?我們的信心何來?這些年我們取得了哪些成績?有哪些問題是需要避免的?目前的行業競争是否過剩?合作是否可行?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很有必要。另一方面,目前紡織領域新材料應用在不斷擴大,要從“大紡織”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比如産業用紡織品行業,已經表現出了産品技術跨界發展的态勢,這些都值得關注。這些年,随着計算機、互聯網等各種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制造業的發展都面臨着改變,對此紡機企業家要有所思考,要有自己的戰略定位。
保持增長,中高端紡機設備更受歡迎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顧平詳細分析了2017年紡織工業、紡織機械行業以及紡織機械各分行業的運行情況。2017年上半年,紡紗機械中高端産品需求保持增長。主要産品中梳棉機銷售2300多台,同比增長5.21%;并條機銷售約1800台,同比增長20.87%,其中配自調勻整裝置的并條機銷售數量超過833台,占總量的46%;精梳機銷售約680台,同比增長12.34%;粗紗機銷售約700台,同比減少6.46%,其中配自動落紗裝置的127台,約占總量的18.27%;棉紡細紗機銷售約216萬錠,同比增長35.56%;轉杯紡紗機銷售約23萬頭,同比增長58.17%;自動絡筒機銷售約300台,同比增長2.04%。
織造機械中,高速劍杆織機、噴水織機、噴氣織機三類機型的需求均大幅增長。其中,國内主要生産企業銷售高速劍杆織機3592台,同比增長11.45%;銷售噴水織機1.9萬台,同比增長46.15%;銷售噴氣織機5503台,同比增長37.13%。
針織機械運行平穩。針織橫機保持較強的增長态勢,表現搶眼,上半年銷量超過11萬台,同比增長69%。圓緯機國内市場表現平淡,特殊機型如毛巾機、調線機銷售成亮點;但海外市場表現突出,銷售數量和金額均同比增長。經編機中、高速經編機銷量明顯增加,而花邊機銷量略有下降。
印染及後整理機械上半年銷售情況普遍向好。低浴比間歇式染色設備普遍訂單飽滿;中小型導帶式數码印花機銷售持續增長;中高端拉幅定形機生産企業銷售平均增長10%以上。
化纖機械需求增長,訂單有所增加。市場需求主要集中在新增産能,滌綸長絲紡絲機、加彈機和粘膠短纖設備的市場訂單有較大幅度增長,但海外市場同比下降。
非織造布機械延續了需求旺盛的局面,高速高産成套生産線成為市場熱點的同時,差别化、柔性化生産線不斷湧現。水刺非織造布生産線市場銷售井噴,出現供不應求局面。針刺非織造布機械生産企業銷售平均增長10%以上。
做好産品,加快向智能化和高端發展
圍繞《紡織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性意見》提出的發展原則和目标,紡機企業加快技術進步步伐,取得豐碩成果。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李毅就科技成果鑒定情況,紡機企業獲獎情況,紡機企業入圍政府發展專項等進行了詳細介紹。目前《紡織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性意見》提出的59項科技攻關項目正在穩步推進,部分項目已經取得進展。今年1~10月,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已召開了9次科技成果鑒定會,對18項産品進行了鑒定。其中,東華大學與徐州恒輝編織機械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特種編織技術與裝備以及産業化”項目和立信染整機械有限公司開發的DYECOWIN高溫染色機兩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另外15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項成果為國内領先水平。
2017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科學技術獎經過了初評(網評)、複評和公示,最終結果即将出爐;建議4個紡織機械項目獲一等獎,建議9項獲二等獎,建議10項獲三等獎。數字化技術和數控裝備成為評獎大赢家,多層立體織物機織裝備等織造新技術是評獎中的亮點。另外,2017年香港桑麻紡織科技獎獲獎名單公布,鄭州紡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産品開發部部長韓愛國高級工程師“GA313型寬幅高效漿紗機”項目榮獲一等獎。今年中國紡機協會向“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推薦了一批正在研發的紡織機械基礎關鍵技術項目,經過篩選“絡筒機無槽筒數字卷繞系統”和“針布耐磨塗層制備技術”列入今年基金會資助範圍;“絡筒機無槽筒數字卷繞系統”由北京經緯紡機新技術有限公司和複旦大學研發,采用數字卷繞技術的絡筒機能夠生産密度均勻、退繞特性好的高品質紗線卷筒;“針布耐磨塗層制備技術”由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學研發,采用先進耐磨減摩的類石墨塗層工藝,可有效提高針布使用壽命。
此外,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承擔了發改委“産業發展戰略制定項目”《紡織工業智能設備問題研究》和工信部《紡織智能制造實施目标與路徑研究》兩份政府研究報告的編寫任務。這兩份政府研究報告為政府支持紡織工業産業結構調整和支持紡織裝備水平提升,提供咨詢和建議,特别是提出了未來3年能夠完成的,有代表性和技術先進的産業化項目。兩份研究報告分别在今年7月和5月完成,并通過了兩部委的評審驗收。
對于目前廣泛關注的智能制造話題,高勇說:“紡機行業是最早參與智能發展研究的行業之一,但目前紡織工業2.0還需補課,工業3.0還在推廣,工業4.0僅有少量示範。”高勇呼籲紡機企業應先把産品做好,發展好數據化、網絡化、自動化,在此基礎上輔助智能手段邁向智能化。應打好基礎,跟上社會智能化的步伐;同時也要密切跟蹤智能化進程,了解智能化新成果。
王樹田提出,在智能制造方面我們要考慮到用戶的投入産出比,考慮經濟性;要思考如何運用大數據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生産建議。他認為,在對智能化、信息化的理解方面,我們需要打開自己的思路。在新的形勢下,也應當保持清醒,最重要的還是做好産品。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總工程師祝憲民對紡織智能制造情況進行了分析。他介紹了曆年紡織項目入選工信部的“智能制造試點示範項目”,工信部、财政部“智能制造綜合标準化”、“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的情況。他表示,目前政府對智能制造的引導方向是建立示範區,完善智能制造标準體系,推動智能制造供應商聯盟,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
祝憲民還詳細分析了阿爾法狗和織物整花整緯兩個業外和業内案例。他提出,智能制造的基本要素是數據-分析-決策-執行,人工智能要具備自學習的功能。新時代要抓住新機遇,同時要創造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機遇。紡機企業不僅是賣産品,還可以提供更多服務。
特别提示:本信息來源于大耀網,僅供參考閱讀。
如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