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聯合紡織網 聯絡我們:852-2787 7180

獻禮十九大!記者眼中的紡織業這五年(科技篇)

亚洲纺织联盟 發佈時間: 2017-10-28
       為慶祝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紡織服裝周刊》特别推出【獻禮十九大,砥砺奮進結碩果,同心協力繪願景】系列報道,梳理中國紡織工業這五年來的發展變化。本系列報道分為科技進步篇、品牌建設篇、可持續發展篇和人才培育篇,敬請關注。

  黨的十八大以來,世情國情發生了深刻變化,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要素條件與市場環境發生明顯變化,我國紡織工業進入了增速放緩、動力轉換、結構調整的新常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被譽為中國紡織由大到強“體系标準”的《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年)》正式發布。《綱要》明确提出了建設紡織強國,要在科技進步、品牌建設、可持續發展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五年來,行業圍繞《綱要》提出的戰略目标,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在科技提升、品牌建設、可持續發展、人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成果。

  科技提升方面,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高端紡織裝備、兩化融合,功能化和個性化紡織品服裝設計制造等技術不斷進步,多項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并得到推廣,連續化、自動化、高速化新型紡織裝備得到廣泛應用,企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并取得實效。

  2011~2016年,全行業共有20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數字化筒子紗染色成套技術裝備”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766項成果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同時取得了一批省部級科技獎勵。行業自主技術以及取得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大幅增長,2011~2015 年授權專利共14.56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約3.48萬件,較“十一五”期間授權發明專利數增加164.86%。

  品牌建設方面,全行業品牌意識大幅提高,全産業鍊品牌體系正在形成,行業性品牌培育管理體系與品牌價值評價制度逐步建立。在“質量、創新、快速反應、社會責任”四位一體的品牌價值觀踐行中,行業品牌發展更注重貼近市場和消費者,體現個性化、差異化、時尚化趨勢,更注重設計、色彩、流行與文化相互融合,增強品牌文化軟實力;借勢“互聯網+”平台,運用新纖維材料和智能化技術,實現品牌的産品功能、生産過程和營銷渠道新的變革;通過跨國投資與資本并購,品牌企業的全球化布局初見端倪,設計師品牌在國際知名時裝周頻頻亮相,彰顯了中國設計的文化力量。

  可持續發展方面,一批綠色制造技術在紡織各行業推廣應用,在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十二五”期間,百米印染布新鮮水取水量由2.5噸下降到1.8噸以下,水回用率由15%提高到30%以上,全面完成單位增加值能耗和污染物減排的約束性指标。循環利用開始向全産業鍊延伸,上遊的再生化纖産能達800萬噸,年産量實現600萬噸規模化生産;産業與公益相結合,推進下遊廢舊紡織品服裝回收、分撿和綜合利用産業鍊條建設開始啟動。

  人才建設方面,行業高度重視培養各類人才,“十二五”期間獲得行業科技進步獎人數超過5000人次,形成行業科技創新人才的激勵氛圍;評選勞動模範、年度創新人物、優秀企業家、學術帶頭人、設計大師,各行業工種技能比賽和設計大賽,推動多層次人才體系形成;組織優秀企業為新疆培養少數民族紡織服裝技能人才,支持當地産業發展;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教育、科研與培訓資源,培養出更多行業适用人才。


特别提示
本信息來源于亞洲紡織聯盟,僅供參考閱讀
                                     如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

紡織知識/ Textile knowledge
为什么定型后与定型前的颜色差异这么大?
為什麼定型後與定型前的顔色差異這麼大?
生産中常會遇到滌綸或含滌類織物染色出缸後布面、色光正常而再經下工序整理後卻出現色光不符即産生色變或局部出現斑狀、條狀色
纱线结构对织物舒适性及耐用性的影响
紗線結構對織物舒适性及耐用性的影響
一、對舒适性的影響1保暖性紗線的結構特征與服裝的保暖性有一定關系,因為紗線的結構決定了纖維間能否形成靜止的空氣層。紗線結
如何实现面料耐磨抗起毛起球性能?
如何實現面料耐磨抗起毛起球性能?
1、選擇在紗線和織物生産過程中不易起球的纖維。   2、在噴射染色機中進行前處理和染色時加入潤滑劑Lubsoft防止磨擦; 3、
什麼是人字斜紋布? 人字斜纹布是怎樣分类?
什麼是人字斜紋布? 人字斜紋布是怎樣分類?
人字形斜紋: 又稱山形斜紋, 機織物組織名。斜紋變化組織之一。山形斜紋是以斜紋組織為基礎組織,改變斜紋線方向,使其一半向右傾
精细!!鉴别纱线品种的方法
精細!!鑒别紗線品種的方法
各種纖維的鑒别方法一、手感目測法是根據纖維的外觀形态、色澤、手感及拉伸等特征來鑒别纖維,它可以分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例
2012-至今 聯合織造廠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並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