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玲稱,洋種子,主要有兩個渠道:
一是國外的公司在國内選育生産的種子。二是通過貿易進口在國内銷售的商品種子,這方面主要是蔬菜。
總體來看,目前中國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占主導地位,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首先,按新種子法,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五大主要農作物裡,水稻、小麥、大豆這三大作物全部是中國自主選育的品種;玉米的情況,五年前國外品種占到市場份額的15%,通過這幾年中國不斷地改革創新,國外選育的玉米品種市場份額已經降到了10%,最明顯的就是先玉335,這幾年種植面積在逐年下降,同時在抗倒性、抗病性方面也不如國内自主選育的品種,現在它的面積從4200多萬畝下降到3000多萬畝。
吳曉玲表示,現在大部分的棉花都是轉基因的。中國最初在上個世紀從國外孟山都引進了轉基因棉花,曾經國外品種幾乎壟斷了國内轉基因棉花的市場。随着國内市場創新能力的逐步提高,現在,中國自主選育的轉基因棉花品種市場份額占到了95%以上,國外品種已經不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