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消費者購買服裝的頻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Zara、H&M、Gap等時尚品牌競相推出款式新穎的廉價産品,讓人們的衣櫥變得越來越擠。正如美國《石英》指出,品質不再是人們買衣服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年輕人更願意購買一件印着高端品牌LOGO、售價卻不到10美元的襯衫——看起來很酷,但可能隻穿一次就過時了。
“過去,服裝品牌每年推出4個季度的時裝,現在要推出15個甚至更多。”美國康奈爾大學纖維科學和服裝設計系教授塔莎·李維斯告訴美國國家公共(NPR)。“更多的款式意味着更頻繁的購買、更豐厚的利潤、更嚴重的浪費。”
21世紀的服裝産業是筆大生意,涵蓋了設計生産、原材料、紡織制造、建築、物流及零售等多個環節。據金融控股公司CIT的數據,過去5年中,一線“快時尚”零售商的業績年增速為9.7%,遠超傳統服裝公司的6.8%。另據數據調查機構eMarkete預測,在快時尚産業的推動下,2019年,全球在線萬億美元。
“快時尚”引發的一些問題随之浮出水面。美國《彭博商業周刊》稱,新品暴增令消費者的支出上升,也為服裝企業在方面的形象帶來了負面影響。
談到污染,我們通常不會想到身上的衣服,但服裝産業确實正在危害我們的星球。據聯合國預測,如果全球人口到2030年達到85億,服裝消費量将從6200萬噸暴增到1.02億噸。這個數字意味着服裝供應鍊上巨大的資源消耗、勞動力投入和污染排放。
“服裝紡織業是僅次于石油業的污染最嚴重的産業。”英國《時裝商業評論》寫道,“每生産1公斤棉線需要兩萬升水,而這些棉線條牛仔褲。同時,包括染色、洗滌、裝飾在内的各項服裝制造工藝涉及8000種化學物質。”
當人們談論購買新衣時,最應該在意的或許不該是衣服的款式、價格,而是你家的垃圾箱有多大。在美國,大多數人處理舊衣的方式是直接将它們扔進垃圾桶,這些舊衣的最終命運往往是被。根據美國署的數據,2012年,84%的舊衣物被填埋或是直接進了焚燒爐。在英國、等發達國家,情況如出一轍。
這種處理方式造成的污染可想而知。“可持續服裝聯盟”首席執行官傑森·金柏稱,廢棄紡織品中的化學物質會逐步析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燒後産生的毒素則到空氣中。“石油織物”如聚酯纖維、尼龍和丙烯合成纖維服裝,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
亞當·巴魯霍維茨在紐約經營一家服裝貿易公司。他的主要業務是二手服裝分銷。客戶購買二手服裝後,會将其按材質分類,剩下的廉價纖維産品被徹底抛棄。
“質量不行的衣服會被就地處理,現在這種産品越來越多。快時尚文化對造成極大,同時影響了二手衣物的流通循環。客戶反饋顯示,廉價時尚服裝的增多讓他們。”巴魯霍維茨說。
美國《福布斯》網站稱,每年,全球有超過1500億件服裝被抛棄,足夠地球上每個人每年換20件新衣。更嚴重的是,隻能“流行”35天左右的快銷時裝,每件産品每年産生的碳排放量比傳統産品多400%。
行業巨頭H&M在全球擁有4000餘店,2015年銷售額超過250億美元。2013年,這家服裝零售商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舊衣回收”計劃,消費者提交舊衣後,可以得到一張八五折優惠券。回收來的衣物由全球最大的衣物回收公司I:Collect處理。
“這是多赢之舉。H&M會對舊衣進行回收利用,将其重新織成纖維,顧客可以獲得優惠券。”該品牌可持續發展戰略負責人亨裡克·朗珀告訴美國《新聞周刊》。但他承認,回收衣物的實際利用率非常低,回收的舊衣中,僅有0.1%可以重新成纖維。
除了H&M,優衣庫、ZARA都策劃過類似的回收計劃,越來越頻繁地在産品線中推出環保産品并加大宣傳力度。然而。根據“可持續服裝聯盟”2014年的報告,經過化學處理的紡織品很難再利用,天然棉織品中也隻有20%可以被重複使用。
或許,快時尚服裝企業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在于如何平衡環保和商業利益。英國《衛報》指出,零售商需要12年才能将1000噸廢舊衣物完全再利用,而産出這麼多垃圾隻需要48小時。這意味着,大多數二手衣物到最後還是難逃被填埋、焚燒的結局。
NPR稱,快時尚品牌的商業模式仍然基于“更多更便宜”,而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應該遵從“少而優”的原則,生産耐穿的衣服。“換購之類的策略對來說杯水車薪,它實際上在鼓勵消費主義——你把舊衣帶回商店,用它換取折扣券,然後購買新衣。與其說這是時尚品牌的環保手段,倒不如說這是一種聰明的促銷策略。”
“時尚界希望通過‘閉環技術’确保自身可持續發展。”奢侈品控股公司開雲集團領導人之一瑪麗·克萊達利告訴《時尚》,“這種技術的原理在于用舊材料制作新材料,模仿生命的過程,猶如植物在泥土中生長,然後經過加工利用回到泥土中,絕無浪費。由此,時尚産業會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産業,工廠、服裝廠、商店和你的衣櫥内将上演永無止境的循環。”
在快銷文化刺激下,服裝紡織業與的沖突趨于激烈。大量廉價衣物對資源的浪費與對生态的,迫切要求時尚産業就“可持續發展”采取更多行動。
今天的消費者購買服裝的頻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Zara、H&M、Gap等時尚品牌競相推出款式新穎的廉價産品,讓人們的衣櫥變得越來越擠。正如美國《石英》指出,品質不再是人們買衣服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年輕人更願意購買一件印着高端品牌LOGO、售價卻不到10美元的襯衫——看起來很酷,但可能隻穿一次就過時了。
“過去,服裝品牌每年推出4個季度的時裝,現在要推出15個甚至更多。”美國康奈爾大學纖維科學和服裝設計系教授塔莎·李維斯告訴美國國家公共(NPR)。“更多的款式意味着更頻繁的購買、更豐厚的利潤、更嚴重的浪費。”
21世紀的服裝産業是筆大生意,涵蓋了設計生産、原材料、紡織制造、建築、物流及零售等多個環節。據金融控股公司CIT的數據,過去5年中,一線“快時尚”零售商的業績年增速為9.7%,遠超傳統服裝公司的6.8%。另據數據調查機構eMarkete預測,在快時尚産業的推動下,2019年,全球在線萬億美元。
“快時尚”引發的一些問題随之浮出水面。美國《彭博商業周刊》稱,新品暴增令消費者的支出上升,也為服裝企業在方面的形象帶來了負面影響。
談到污染,我們通常不會想到身上的衣服,但服裝産業确實正在危害我們的星球。據聯合國預測,如果全球人口到2030年達到85億,服裝消費量将從6200萬噸暴增到1.02億噸。這個數字意味着服裝供應鍊上巨大的資源消耗、勞動力投入和污染排放。
“服裝紡織業是僅次于石油業的污染最嚴重的産業。”英國《時裝商業評論》寫道,“每生産1公斤棉線需要兩萬升水,而這些棉線條牛仔褲。同時,包括染色、洗滌、裝飾在内的各項服裝制造工藝涉及8000種化學物質。”
當人們談論購買新衣時,最應該在意的或許不該是衣服的款式、價格,而是你家的垃圾箱有多大。在美國,大多數人處理舊衣的方式是直接将它們扔進垃圾桶,這些舊衣的最終命運往往是被。根據美國署的數據,2012年,84%的舊衣物被填埋或是直接進了焚燒爐。在英國、等發達國家,情況如出一轍。
這種處理方式造成的污染可想而知。“可持續服裝聯盟”首席執行官傑森·金柏稱,廢棄紡織品中的化學物質會逐步析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燒後産生的毒素則到空氣中。“石油織物”如聚酯纖維、尼龍和丙烯合成纖維服裝,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
亞當·巴魯霍維茨在紐約經營一家服裝貿易公司。他的主要業務是二手服裝分銷。客戶購買二手服裝後,會将其按材質分類,剩下的廉價纖維産品被徹底抛棄。
“質量不行的衣服會被就地處理,現在這種産品越來越多。快時尚文化對造成極大,同時影響了二手衣物的流通循環。客戶反饋顯示,廉價時尚服裝的增多讓他們。”巴魯霍維茨說。
美國《福布斯》網站稱,每年,全球有超過1500億件服裝被抛棄,足夠地球上每個人每年換20件新衣。更嚴重的是,隻能“流行”35天左右的快銷時裝,每件産品每年産生的碳排放量比傳統産品多400%。
行業巨頭H&M在全球擁有4000餘店,2015年銷售額超過250億美元。2013年,這家服裝零售商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舊衣回收”計劃,消費者提交舊衣後,可以得到一張八五折優惠券。回收來的衣物由全球最大的衣物回收公司I:Collect處理。
“這是多赢之舉。H&M會對舊衣進行回收利用,将其重新織成纖維,顧客可以獲得優惠券。”該品牌可持續發展戰略負責人亨裡克·朗珀告訴美國《新聞周刊》。但他承認,回收衣物的實際利用率非常低,回收的舊衣中,僅有0.1%可以重新成纖維。
除了H&M,優衣庫、ZARA都策劃過類似的回收計劃,越來越頻繁地在産品線中推出環保産品并加大宣傳力度。然而。根據“可持續服裝聯盟”2014年的報告,經過化學處理的紡織品很難再利用,天然棉織品中也隻有20%可以被重複使用。
或許,快時尚服裝企業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在于如何平衡環保和商業利益。英國《衛報》指出,零售商需要12年才能将1000噸廢舊衣物完全再利用,而産出這麼多垃圾隻需要48小時。這意味着,大多數二手衣物到最後還是難逃被填埋、焚燒的結局。
NPR稱,快時尚品牌的商業模式仍然基于“更多更便宜”,而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應該遵從“少而優”的原則,生産耐穿的衣服。“換購之類的策略對來說杯水車薪,它實際上在鼓勵消費主義——你把舊衣帶回商店,用它換取折扣券,然後購買新衣。與其說這是時尚品牌的環保手段,倒不如說這是一種聰明的促銷策略。”
“時尚界希望通過‘閉環技術’确保自身可持續發展。”奢侈品控股公司開雲集團領導人之一瑪麗·克萊達利告訴《時尚》,“這種技術的原理在于用舊材料制作新材料,模仿生命的過程,猶如植物在泥土中生長,然後經過加工利用回到泥土中,絕無浪費。由此,時尚産業會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産業,工廠、服裝廠、商店和你的衣櫥内将上演永無止境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