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棉上周出現大漲,ICE期棉主力合約一周漲幅達到3.94%,而與外棉相比,國内棉花市場則更為強勁,鄭棉1701合約當周上漲5.21%。從年初至今,外棉主力上漲幅度為10.49%,鄭棉上漲幅度更是達到31.14%。探究是哪些因素推動了棉花行情的發展?未來棉花市場又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美農報告利空出盡,關注印度棉花産量變動
美國農業部9月供需報告顯示,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總産量為2231.0萬噸,環比上調19.4萬噸;消費量為2421.8萬噸,環比下調0.7萬噸;期末庫存為1955.4萬噸,環比上調4.4萬噸。偏空的供需報告一度引發美棉價格急挫,但是随後幾天利空逐漸出盡,同時疊加美棉種植區的降水,使得市場開始擔憂新季棉花質量問題,激發了多頭的熱情,而且從全球棉花進入去庫存周期後,長期價格偏多。
與此同時,作為全球第一棉花主産國的印度,當地産量變化對全球棉花行情具有重大的影響。印度官方最新數據顯示,印度2016/2017年度總植棉面積達到1022.3萬公頃,較去年同期減少11%。而美國農業部對印度2016/2017年度棉花産量調低10.9萬噸至577.0萬噸,我們認為,後期仍存在下調可能。目前印度新花上市緩慢,國内價格快速上漲,軋花廠提貨價達到了48000盧比/坎地(約合91.35美分/磅),為8月18日以來的最高水平。另外,市場傳聞,印度棉花出口将推遲到新棉産量徹底明确之後,巴基斯坦紡織廠突發恐慌性采購,棉花市場成交非常活躍,刺激外棉價格上漲。
新棉大量上市之前,現貨需求持續火熱
視線轉回國内,時間調到今年4月,當時在市場一片悲觀之際,國儲棉輪出政策落地。4月15日,國家發改委聯合财政部發布《關于國家儲備棉輪換有關安排的公告》,決定自2016年起逐步有序消化國家儲備棉庫存,将儲備規模調整至合理水平。200萬噸的輪儲似乎是一個天量,然而棉花大漲行情卻在此時引爆。究其原因,在于之前的利空已經被充分消化,國儲棉成為主要的供給來源。
我們也觀察到,進入2016年之後,全國棉花工業與商業庫存不斷下降,從1月初的335.5萬噸下降到9月初的122.37萬噸。然而,進入7月,棉花期現價格不斷上升,使得下遊紡織企業原料成本大幅上漲,企業怨聲載道。8月8日,國家發改委和财政部聯合發布公告,根據近階段國内棉花供需和市場形勢變化情況,決定将儲備棉的輪出時間從8月31日延長至9月30日,年度輪出總量不限于200萬噸,最終以實際成交數量為準。這不僅緩解了市場供給不足的情況,而且使得國内棉花行情進入調整階段。
進入9月,國内新棉開始陸續上市,新棉産量預計在420萬—450萬噸。對于後市而言,新棉大量上市将會對市場形成一定壓力,但是預計到2017年3月抛儲之際,新棉庫存量在100萬噸以内,屆時國内棉市緊張程度不亞于今年5月抛儲前期,因而壓力也主要體現在季節性上。
去庫存道路仍漫長,長線有望持續走強
随着國儲棉成功輪出,國儲棉庫存成功下降260萬噸以上,而2017年3月國儲棉将會再次輪出。理論上,國儲棉庫存将會繼續下降,而從進口角度來看,2015/2016作物年度(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中國累計進口棉花96.04萬噸,同比減少42.52%。由此預計,2016/2017年度國家對于進口棉花在政策上不會放松,進口仍将以89.4萬噸的1%關稅配額為主,進口量将不會超過100萬噸。這樣結合國内450萬噸左右的産量以及760萬噸的消費量,全國棉花庫存将持續下降210萬噸左右。在去庫存的背景下,長期看,國内棉花有望持續走強。
綜上所述,目前鄭棉處于大周期的上漲趨勢中,下方支撐位在14500元/噸左右,中長線投資者可背靠新季棉花成本做多,上方的止盈目标區間在15500—160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