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和美國22日在布魯塞爾開啟“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第12輪談判。和往常一樣,談判仍然在激烈反對聲中開啟,此輪談判料将難以彌合主要分歧。
這輪談判長達一周。歐盟消息人士透露,在此輪談判中,歐美談判代表将探讨如何在汽車、制藥、紡織等領域制定共同标準;還将首次詳細讨論一項具有争議的提議,即建立一個投資保護體系,允許公司在認為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時起訴所在國家的政府。但德國媒體援引歐盟消息人士的話說,預計此輪談判仍将難以彌合最重大的若幹分歧。
此次談判在歐洲依舊遭遇強烈反對。歐洲不少媒體均刊登了呼籲警惕TTIP潛在威脅的文章。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舉行談判的大樓外進行抗議,該組織的一位負責人在聲明中表示,這項談判不是有關貿易,而是将權力由民衆手中轉向大企業。英國《衛報》的報道稱,一些英國法律界人士表示,協議可能對英國的醫療保健體系造成威脅,意味着該領域私有化的部分可能再也無法回歸公共管理領域。
代表28個歐盟成員國貿易談判的歐盟委員會此次談判将向美國提出另外一份方案,内容包括設立一個特别法庭,來解決企業和政府之間的争端,即投資者法庭體系(ICS)。此舉也是為了平複有關建立投資者争端解決機制(ISDS)在歐洲招緻的激烈批評,尤其是在德國。反對者認為,TTIP并不透明,放松監管犧牲的是普通民衆的利益,大型跨國企業卻可能因此獲得過多權利,并且對于國家的主權也有所損傷。
然而,歐盟數月前公布投資者法庭體系提議後,依舊招緻了不少反對的聲音,一些觀點認為該機制仍然是“換湯不換藥”。據德國媒體報道,歐洲法官聯盟很快對建立這一體系的合法性,以及該法庭中法官的獨立性産生質疑和批評。
美歐之間還存在衆多其他棘手問題,特别是歐洲人擔心需要接受來自美國的轉基因農作物,擔憂全球互聯網公司在數據共享方面設限等等。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邁克爾·弗羅曼一再強調,歐美雙方都無意降低标準,無論是監管、安全或者環保要求。2月初弗羅曼曾表示,統一監管标準和知識産權問題,對于中小型技術企業來說尤為有利,而中小型企業是重要的經濟驅動力。
在去年10月完成“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談判後,美國政府的貿易談判重心已轉向TTIP。據外媒報道,美方希望在2017年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任期結束前完成談判,以求留下另一“重塑全球貿易體系”的遺産。今年4月,奧巴馬将訪問德國,TTIP将是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晤時的重要議題。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邁克爾·弗羅曼表示,歐美雙方對年底前達成協議均抱有期望。歐盟貿易代表塞西莉亞·馬爾姆斯特倫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TTIP仍然可能在奧巴馬任期内達成,這也是歐盟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馬爾姆斯特倫表示希望在今年夏天結束談判。今年4月和7月,TTIP還将展開多輪談判。
但一些分析認為,考慮到目前一些重大的分歧還難以彌合,歐美早日達成協議仍然存在不少阻力。法國駐美國大使熱拉爾·阿羅在社交網絡上說,“最敏感的問題還沒有觸及,我們離達成一緻還有很長的路……在奧巴馬政府任期結束前不會達成協定”。阿羅預計協定可能要等到2017年或者2018年才能達成。
馬爾姆斯特倫一直強調,歐盟絕不會降低要求來尋求達成協議,将力求與美國達成一項平衡、全面和公平的協議。馬爾姆斯特倫還表示,雖然雙方不會不惜一切代價達成協議,但是年底前不能達成協議絕對令人惋惜。
TTIP談判自啟動以來,一直飽受争議。支持者認為通過廢除進口關稅和調整标準,TTIP可以刺激經濟,為雙方創造就業崗位,歐盟和美國聯手也有助于雙方在全球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在汽車制造等領域設定共同标準也可以降低生産成本,給消費者帶來更低的價格。反對的聲音也十分強烈,去年10月德國一度有15萬人走上街頭抗議。反對者擔憂協議可能削弱一些旨在保護消費者、工人或環境的标準,還可能削弱主權國家在貿易争端中的決策權,進口關稅每年為歐洲帶來數以億計的收入也将消失。
TTIP談判于2013年6月啟動,議題涉及服務貿易、政府采購、原産地規則、技術性貿易壁壘、農業、海關和貿易便利化等。如果歐美達成協議,建成的自貿區将覆蓋8億人口,涵蓋全球40%的經濟産出和50%的貿易活動。
歐盟方面估計,一旦歐美自貿協定生效,每年将分别給歐盟和美國創造1190億歐元和950億歐元産值,同時也将對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産生深遠影響。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7日說,中方一直很關注TTIP談判。對于一切有利于全球貿易自由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自貿協定安排,隻要是秉持開放和透明的原則,中方都持開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