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翻天覆地,大事記見證輝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産業部原副主任 吳迪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紡織工業取得了輝煌成就。我作為一名紡織産業經濟研究者,特地梳理了70年間中國紡織行業發生的大事件并劃分為三個階段,在這一特别的曆史節點,回望70年風雨征程,願大家倍添豪情與信心。
銘記曆史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讓我們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向着強國之路繼續進發!
第一階段 (1949~1978年):
基本建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奠定紡織工業長遠發展的基礎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紡織工業部正式辦公,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批設立的五個工業部之一(其他四個部是重工業部、輕工業部、燃料工業部和食品工業部)。當時全國有500萬棉紡錠的規模,1949年生産棉紗180萬件(32.4萬噸),棉布18.9億米,呢絨544萬米,絲綢0.5億米。由于開工嚴重不足,各項指标都低于曆史最高數值。
1950年3月,紡織工業部召開全國公營紡織機械廠會議,确定了自主發展紡織機械工業的工作方針和基本任務,并逐步形成了“統籌規劃,合理分工,專業生産,全國成套,統一分配”的方針,成為計劃經濟時期紡織機械工業生産建設的一條成功經驗。1951年4月,山西經緯紡織機械廠動工建設。
1951年8月,全國紡織企業研究推廣“郝建秀工作法”,學習青島第六棉紡織廠細紗擋車工郝建秀創造出的“少出白花”先進工作法。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室代表毛澤東主席複信郝建秀,勉勵她繼續提高生産。
1952年5月以來,中國新建了西北國棉一廠、新疆七一棉紡織廠、邯鄲棉紡織廠、哈爾濱亞麻紡織廠和鄭州棉紡織廠等現代化紡織廠。1952年棉紗、棉布産量分别超過曆史最高年産量47.8%和37.8%。
1953年10月8日,黨中央做出對《紡織工業部黨組關于目前紡織工業基本情況及今後工作部署的報告》的批示,明确在集中力量建設重工業與繼續努力發展現有企業的生産潛力的方針下,應适當地發展紡織工業的問題,認為紡織工業系統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應考慮至少争取增加300萬左右的紗錠(包括50萬錠擴建在内)。
1955年7月,中國無償援助越南建設南定紡織廠,規模為織機1108台;9月,以貿易方式幫助緬甸建設直邁棉紡織廠,規模為紡錠2.16萬枚,織機196台。在1959年以前,又援建了蒙古、柬埔寨、朝鮮、也門、斯裡蘭卡等亞洲國家的紡織廠。
1956年2月6日,紡織工業部制訂的《1956年至1967年科學研究規劃》指出,我國紡織工業要研究采用新設備以縮短棉毛麻的紡紗工藝過程,提高織造各工序的機械速度,增加染整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充分使用麻絲等可紡纖維,改進紗布成品尤其是染整成品的品質和染色堅牢度,并盡量增加新品種,以适應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
1956年8月,杭州絲綢印染聯合廠動工建設,缫絲、織綢車間于1958年5月試車生産,印染車間于1959年國慶節投産,這是我國第一座現代化的絲綢印染聯合廠。12月,株洲苎麻紡織廠動工建設,1958年3月建成投産,這是我國第一座現代化的苎麻紡織廠。
1958年1月,相關報告總結: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紡織工業在五年之内總共新建棉紡織廠68個,總規模240萬錠(包括在建工程,建設規模超過300萬錠),棉織機6.1萬台;還有5個印染廠,生産能力為3.5億米。并初步建成了北京、石家莊、邯鄲、鄭州和西安五大棉紡織工業新基地。
1960年8月,為了解決農業原料嚴重不足的問題,紡織工業部向中央建議實行發展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同時并舉的方針,把基本建設計劃調整後騰出的資金和材料用于發展人造纖維。從1961年開始,陸續在南京、新鄉、杭州、吉林等地興建了一批中等規模的粘膠纖維廠,并對丹東化纖廠、保定化纖廠進行了擴建。
1961年3月20~28日,紡織工業部在北京召開了會議,落實貫徹調整時期中央關于統一調撥、合理使用輕工業和紡織工業原料、材料的指示和“三統一優先”(統一規劃生産、統一調撥原料材料、統一分配産品,把極為有限的原料,集中在設備好、技術水平高、用料省、成品質量好的企業,優先開工)的方針。
1963年3月25日,國務院批轉紡織工業部《1962年的主要工作情況和1963年的主要工作安排的報告》。報告中強調要貫徹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調整生産戰線,精簡職工;擴大外銷産品的生産;貫徹“工業七十條”,加強企業管理。
1964年1月2日,《人民日報》報道:我國新建、擴建10個毛紡織廠,工程全部自己設計,設備大部分自己制造,總共6萬錠,每年生産1100萬米毛紡織品。
1965年7月,在内地開展“三線”建設的6個紡機廠項目全面開始,包括:黃石紡織機械廠、白銀鋼絲針布廠、常德紡織機械廠、邵陽紡織機械廠、渭南紡織機械廠和湖北宜昌紡織機械廠。
1966年5月1日~6月30日,全國紡織工業技術革命展覽會在上海中蘇友好大廈正式展出。這次展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舉辦的大規模技術展覽會,共收集1.1萬多項重大的技術革命項目,正式展出3100多項。
1968年4月8~22日,紡織工業部在北京召開全國性會議,分析了國内外形勢,讨論了紡織工業面臨的任務,重點是保持紡織工業平穩生産,以及加強紡織機械、紡織機配件、紡織器材生産。
1971年1月15日,周恩來總理在接見美國友人斯諾時首次宣布:中國棉紗産量1131萬件(203.6萬噸)、棉布産量91.5億米,已居世界第一位。這是1959年以來國家對外公布的第一項重要工業産品的産量統計數字。
1972年1月16日,國家計委與輕工業部(1970年,紡織工業部與一輕部、二輕部合并為輕工業部)等部門向國務院報告:為利用國内石油(天然氣)資源,迅速發展化學纖維和化肥,申請進口化纖、化肥技術和設備。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批示同意了這個報告。輕工業部經過認真論證,提出了建設方案。1973年國務院、國家計委批準了從國外引進建設4個大型聯合企業(簡稱“四大化纖”)的方案,即:上海石油化工廠、遼陽石油化纖廠、天津石油化纖廠、四川維尼綸廠,這是新中國最早從國外引進大型成套設備的項目。
1973年5月16~29日,輕工業部在長沙市召開全國紡織工業生産經驗交流會議,會上傳達了周恩來總理“要研究國際市場紡織品的需要,應當多出口成品,多搞花色品種,不要老出口坯布”的指示,明确了适應擴大出口的需要,整頓和加強企業管理,提高出口産品質量和檔次等工作方向。
1975年6月21日~7月15日,輕工業部組成革新、改造、挖潛工作組,對西北國棉一廠、三廠,鄭州國棉四廠,邯鄲國棉一廠,石家莊國棉五廠等5個棉紡織革新、改造、挖潛的試點廠,進行一次全面了解。後又在陝西、河北、河南3個省5個棉紡織廠開展試點工作。
1976年7月15日,上海石油化工總廠乙烯裝置第一次投料試車,紡出滌綸絲。至此,該廠乙烯、丙烯、芳烴3條生産線都已打通,18套裝置全部開車試生産,成為“四大化纖”最早投産的項目。
1977年7月21~31日,輕工業部在太原召開全國紡織、化纖科技規劃座談會,着重對紡織、化纖科技規劃進行了深入研究讨論,制訂了棉、毛、麻、絲、化纖、印染、針織行業1978~1985年的科技規劃和2000年的設想。
1978年12月統計稱:1978年我國生産棉紗238萬噸、棉布110億米、呢絨8885萬米、絲織品6.11億米、化纖28.5萬噸,紡織工業總産值約占全國工業總産值的11%,上繳利潤、稅收約占國家财政收入的10%。紡織工業包括了棉紡織、毛紡織、麻紡織、絲綢、印染、針織、化學纖維、紡織機械等行業,基本建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第二階段 (1979~1999年):
改革開放開創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戰略調整實現曆史性變革
1979年2月26日~3月8日,紡織工業部(紡織工業部、輕工業部于1978年1月分開辦公)在北京召開全國紡織工業局長會議,貫徹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研究紡織工業如何搞好工作重點轉移、加快發展步伐的問題。
1979年3月,法國著名服裝設計大師皮爾·卡丹來到中國,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了第一場服裝表演會,這在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形成了很大的影響。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皮爾·卡丹”成了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國際服裝品牌。
1979年11月7日,香港企業家曹光彪在珠海建立的香洲毛紡廠正式開工。這是紡織工業最早引進的港資企業,在“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這種形式上進行了大膽的實踐。
1980年1月8日,新華社報道:國家決定對輕紡工業實行“六個優先”的原則,确保輕紡工業加快發展的步伐。六個優先是:原材料、燃料、電力供應優先;挖潛、革新、改造的措施優先;基本建設優先;銀行貸款優先;外彙和引進新技術優先;交通運輸優先。
1981年12月19日,儀征化纖工業聯合公司舉行第一次董事會,宣布公司正式成立,由紡織工業部和中信公司聯合投資,以中信公司名義在日本發行日元私募債券100億日元,于1982年1月獲得成功。這種融資方式開創了我國國營企業以發行債券方式利用外資建廠的先河,被稱為“儀征模式”。儀征化纖工程1982年1月動工,1990年11月全面投産,形成年産50萬噸聚酯的生産能力,成為特大型化纖骨幹企業。
1983年11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一個獨創精神的廠長》的報道,介紹了浙江海鹽襯衫廠300多名職工在廠長步鑫生的帶領下,學習農村聯産承包責任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用了兩年時間,跻身全國著名襯衫廠行列,實現利稅164萬元,在全國形成很大影響。
1983年12月1日,商業部發出通告,從即日起全國臨時免收布票、絮棉票,對棉布、絮棉敞開供應,1984年不發布票和絮棉票。實行了29年的棉布限量供應辦法成為曆史。
1984年6月11~18日,全國紡織工業技術進步會議在上海召開,提出了重點開發服裝、裝飾用紡織品、産業用紡織品“三大支柱”産品。這是在解決了供應短缺問題後,以面向市場的終端産品為重點,調整産品結構,大力開發新産品的重要舉措。
1985年1月,《國務院關于紡織品進出口若幹問題的規定》肯定了青島紡織品聯合進出口公司(青紡聯)推進工貿結合的經驗,指出紡織品擴大出口要積極搞工貿結合,由此打開了工業直接面向國際市場、紡織企業自營出口的大門。
1986年11月28日,按照國務院關于服裝行業劃歸紡織工業部統一管理的決定,中國服裝工業總公司正式移交給紡織工業部。整個服裝行業,包括輕工系統的中國服裝工業總公司和其他系統的服裝企業,全部由紡織工業部歸口統一管理,在國家管理層面形成了完整的紡織工業産業鍊,構建了“大紡織”格局。
1988年7月8~14日,第一屆中國國際紡機展覽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20家廠商、510多台先進紡織機械和儀器參加了展出。
1989年12月2日,中國首屆最佳時裝模特表演藝術大賽在廣州落下帷幕。這是國内第一次具有權威性的大規模時裝模特比賽,10位時裝模特榮獲首屆中國時裝模特表演藝術大賽10大名模桂冠。
1990年10月20日,國家質量獎授獎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紡織行業的蘇州振亞絲織廠、石家莊第二棉紡織廠和經緯紡織機械廠獲得國家質量管理獎。
1992年4月,“自動絡筒機和無梭織機引進技術與國産化”(簡稱“兩機”專項)開始實施。該項目批準的總投資為14.86億元和國撥外彙1.56億美元,總共從德、英、丹麥、日、瑞士、法、意等7個國家的17家公司引進19種紡機産品和相關專用基礎件、配套件的設計制造技術。
1993年5月14~19日,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在京舉行,法、意、英、美、德、日、韓、奧地利等國家和200多家港台地區企業、300多家内地企業參加了展出。服裝設計大師——意大利的瓦倫蒂諾、費雷和法國的皮爾·卡丹應邀舉行了專場時裝表演,時任總書記的江澤民在博覽會期間會見了三位設計大師。
1994年8月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镕基在北戴河主持會議,專題聽取中國紡織總會(1993年3月紡織工業部撤銷,組建中國紡織總會)關于紡織工業情況的彙報。随後國務院于8月23~25日在北京召開全國紡織工作會議,研究紡織工業限産壓庫促銷、壓錠改造、結構調整、企業破産試點和妥善安置停産、部分停産企業職工生活等問題的措施。這是建國以來第一次以國務院名義召開的紡織方面的工作會議。
1994年12月,我國全年紡織品服裝出口突破300億美元,達到355.5億美元,占全球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13.2%,中國成為世界紡織品服裝第一大出口國。
1996年10月5日,錢之光科技教育基金在上海宣布設立,一期基金籌集860萬元,用于獎勵在紡織科研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教師和教育管理幹部、品學兼優的學生,以及在振興紡織工業中做出特殊貢獻的先進工作者。後于2008年在民政部注冊為“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
1996年12月統計稱:1996年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近6000戶,虧損額達555億元。從1992年國有紡織企業出現了全行業虧損開始,到1996年已經連續虧損5年,數額達106億元。就在同一時期,全國工業國有企業也處在困難時期,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入攻堅階段。
1997年12月9~1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時間,通過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使大多數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擺脫困境,力争到本世紀末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确定把紡織行業作為國有企業改革和擺脫困境的突破口。
1998年2月,國務院發出《關于紡織工業深化改革調整結構解困扭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确提出了紡織工業壓錠調整的任務目标和政策措施,目标是從1998年起,用3年左右時間壓縮落後棉紡錠1000萬錠,分流安置下崗職工120萬人,到2000年實現全行業扭虧為盈。
1999年11月19日,國家紡織工業局(1998年4月中國紡織總會撤銷,組建國家紡織工業局)召開大會,要求抓緊年底前關鍵40天,确保當年基本完成突破口三大任務。到1999年底,紡織行業兩年來累計完成壓縮落後棉紡錠906萬錠,分流安置下崗職工116萬人,系統内國有紡織企業實現扭虧為盈,利潤達9億元,提前一年基本完成了任務,實現了戰略調整的目标。
第三階段 (2000~2019年):
新世紀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高質量發展邁向紡織強國
2000年12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文件,宣布撤銷9個國家工業局,組建10個行業協會。2001年2月23日,新一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理事會成立,成為全國性的紡織行業組織,以行業服務為宗旨,積極引導和指導行業在新時期的發展。
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這促使一直受到配額限制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大受益。先是趕上“分階段取消配額”的最後三年釋放出口能量,出口增長83%,2004年達到974億美元。2005年全面取消配額後(雖然對美國、歐盟仍有過渡期和一些貿易摩擦),紡織工業又得到新一輪大發展。
2002年5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向浙江省提交了一份長達20萬字的研究報告——《浙江紡織工業國際競争力研究》,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評價,在行業内引起強烈反響。2003年又對廣東省紡織工業的競争力展開調研、咨詢。
2002年12月24日,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首批選取19個市(縣)、19個鎮作為全國紡織産業集群化發展的試點,分别授予其中國紡織産業基地市(縣)和特色城(鎮)稱号。
2003年4月,“非典”疫情開始在全國蔓延,對紡織行業造成了影響,内需不旺,産品銷售不暢,許多購貨商不敢出門。而電子商務在這一時期發揮了作用,各大紡織商務網站紛紛推出自己的網上商務中心,以保證紡織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聯系。
2004年10月13日,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首次召開全國紡織科學技術大會,頒發2004年紡織科技進步獎73項,并提出了《紡織行業科學技術進步發展綱要》,包括需要重點攻關的28項關鍵技術和十大新型成套設備技術。在此之前,經科學技術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設立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2005年5月31日,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社會責任建設推廣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160餘家紡織服裝企業、全國和地方協會組織成為首批成員,共同推動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
2006年12月6日,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表彰了500名全國紡織勞模、先進工作者,100個先進集體。這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我國紡織工業首次召開的勞模表彰大會。
2007年2月27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紡織行業“年産45000噸粘膠短纖維工程系統集成化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後又有“高效短流程嵌入式複合紡紗技術”、“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千噸級幹噴濕紡高強/中模碳纖維産業化關鍵技術”等三個項目獲同一獎項。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地震後,時任總書記的胡錦濤趕赴浙江省湖州市,實地考察救災帳篷生産情況時指出,救災任務依然艱巨,特别是安置受災群衆急需大量帳篷,努力生産出更多高質量的帳篷,就是對抗震救災的最大支持。相關紡織企業努力生産,出色完成任務。
2009年4月24日,國務院公布《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充分肯定了紡織工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鼓舞了紡織行業戰勝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困難的信心。随後中央不斷對紡織工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到了2009年12月出口增速轉負為正,相比其他行業較快出現了企穩回升态勢,産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
2010年10月1日,我國研制的嫦娥二号衛星和運載火箭順利升空,嫦娥二号衛星的發動機支架采用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制作而成,并使用了樹脂固化及一系列複雜技術。由于這種支架在神舟七号飛船應用過程中性能良好,成為這次繞月探測工程的首選。
2012年5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11年11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更名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年)》(簡稱《強國綱要》),成為中國紡織工業首個10年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強國綱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紡織強國的宏偉目标,明确了科學技術進步、品牌建設、可持續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四大核心任務。
2013年6月28日,中國紡織産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交流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了加快實施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的“走出去”戰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後,更是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2013年11月11日,“雙11”天貓商城全網銷售額突破350億元,服裝、家紡類品牌成了除智能手機外的最大赢家,羅萊家紡、富安娜兩個知名家紡品牌跻身榜單前十。
2014年2月1日,安徽省率先宣布将皮棉、棉紗納入農産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範圍,成為全國範圍内首個打破“高征低扣”政策的省份。随後,河北、河南、浙江、湖南、山東、陝西、江西、江蘇省陸續加入“高征低扣”試點。随着簡政放權日益深入,紡織企業呼籲多年的棉紡業“高征低扣”不合理稅賦現象得以逐步松綁。
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紡織工業開展了多方面的工作貫徹落實,重點是加快紡織業智能制造的進程,積極推進智能化裝備、智能化運營和智能化産品的開發應用。在後來的幾年中,有近20家紡織企業獲批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範企業。
2016年1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2014年出台的促進新疆紡織服裝業十大優惠政策基礎上,又推出新的八大政策措施,為新疆紡織業發展保駕護航。并在全區範圍内布局棉紡織、化纖、織造(含棉織、針織)、服裝等11個紡織服裝産業集群,以促進産業集聚發展和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2017年8月15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重組大會召開,會議宣布兩家公司實施重組,恒天集團無償劃轉入國機集團。在此之前,一些紡織相關的央企進行了重組,中國中紡集團公司整體并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整體并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2017年11月28~30日,首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大會在浙江杭州召開,期間發布了《中國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千島湖宣言》。
2018年11月2日,在第三屆中國質量獎頒獎會上,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憑借“經緯編織法質量管理模式”斬獲中國質量獎。
2018年12月9日,在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頒獎會上,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的“筒子紗智能染色工業示範項目”榮膺中國工業大獎。
2019年6月,《中國紡織工業發展報告》刊文指出,2018年我國纖維加工量已經達到5460萬噸,紗、布、化纖産量分别達到2958.9萬噸、657.3億米和5011.1萬噸,不僅滿足了我國占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約占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纖維消費需求,還為其他國家提供了2000多萬噸的優質纖維制品;産業鍊不斷延伸發展,逐步建立起了全世界最為完善的現代紡織制造産業體系,門類齊全、品種豐富、品質優良、結構優化的優勢全面顯現。
提示:本文來源于大耀網,僅供參考閱讀
如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