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氈體現美學思想
維吾爾語稱擀花氈為“坦力瑪特”,從制作工藝上可以分為擀花氈、印花氈和繡花氈等。
擀花氈分為兩種:一種是純色羊毛和雜色羊毛根據圖案一次性擀制;一種是先擀一部分白色羊毛做成底氈,再将一部分白色羊毛染成各種顔色,拼接在底氈上再次擀制。擀制時先在芨芨草簾子上繪制好圖案,然後在繪制好圖案的圖稿上填上各色羊毛,再鋪上彈好的雜色底毛,并在底毛上面均勻地灑上溫水後壓平,最後把芨芨草簾子卷起來紮捆,将紮捆好的簾子進行擀制。比較傳統的擀制方法是工匠用胳膊擀、用腳蹬,或者用繩子從各個方向拉拽。擀好以後把簾子打開,氈子邊上還需要打穗子,然後晾氈。印花氈是将做好的單色底氈打濕,讓氈子能夠沾上顔色,然後用木模戳印,把圖案、顔色印在羊毛氈上。繡花氈是用索子在彩色的氈子上繡出圖案。
維吾爾花氈在配色上分為無色系和有色系。無色系主要是用原色羊毛中的黑色、白色、棕色搭配而成,這樣的花氈沒有染色工序,織造出來的氈子顔色素雅、淳樸。有色系是把白色的羊毛染成鮮豔的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等,然後進行色彩搭配。花氈的花樣豐富,典型的花樣有:籠型花、大端盤花、石岩花、石榴花、那瓦古麗等30多種花樣,在制作過程中可将其互相搭配成多種不同的美麗圖案。
擀制的花氈制作過程費工費時,但牢固耐用、紋樣清晰,因而在新疆廣為流傳。制氈工藝在新疆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古絲綢之路繁華的1~3世紀。在新疆衆多的出土文物中就有樓蘭古墓出土的1~3世紀的氈帽。目前,繡花氈和印花氈的制作工藝已接近失傳。
傳統技藝面臨失傳
維吾爾族傳統花氈有着悠久的傳承史,但在現代工業化的影響下,各種原因造成了維吾爾族傳統花氈不僅在适用範圍上縮減,而且還在花色、技藝、圖案上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氈逐漸被各類毛紡織品所代替,其手工藝也面臨失傳的困境。如用腈綸線加工的地毯價格便宜、做工時間短、需要的勞動力少,并且不易被蟲子咬壞、不易脫毛等優勢慢慢占據了花氈在維吾爾族紡織品市場上的位置,導緻花氈的消費人群減少。
制氈是一項做工時間長、需要的勞動力多的技藝,但因為顧客少,導緻工匠的收入微薄,很多氈匠都放棄了民間傳統制氈技藝。由此,制氈藝人的數量銳減,師徒傳承無法維系,鮮有人願意學習該工藝,無人可傳承的局面緻使傳統的制氈工藝面臨消失。曾經有創業團隊調查發現,許多少數民族年輕人表示不會做、不想做毛氈,不少人已對此失去興趣。調查還發現,30歲以下的年輕人,已基本不會做花氈,僅知道這是本民族的一種重要日用物品,是一種文化及情感傳承。
目前,維吾爾族傳統花氈工藝存在的問題日益突出:一是加工機器效率低,傳統的維吾爾族制氈技藝由純手工制作,但耗時長,所需勞動力多,因此維吾爾族民間發明了一些加工機器,但囿于設備技術落後,所以效率往往低下。二是産品品種單一,傳統制氈傳承手段較為單一,緻使花色品種均過于單一、創新滞後、趕不上時代的步伐。三是制氈藝人缺乏創新,生活在較偏僻鄉村地區的制氈藝人幾乎沒有渠道認識、發現并理解現代工藝品市場的消費需求,無法對維吾爾族傳統的花氈進行改造與創新。四是消費者少,花氈的品種單一、脫毛等缺點使維吾爾族的傳統花氈無法在都市商業區域占領一席之地,導緻消費人群僅限于鄉村的維吾爾族消費者。
傳承發展将氈變寶
自2015年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聯合新疆大學、新疆師範大學等高校舉辦了11期共660人次的維吾爾族、蒙古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等花氈傳承人群培訓,取得了豐碩成果。一些學員成為當地非遺傳承的領頭人,出現了“培訓一人,帶動一片”、助力精準扶貧的良好局面。
有分析人士稱,培養花氈工藝非遺人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的、科學的和系統工程。但是基于當前的狀況,隻能通過定期舉辦花氈工藝培訓,短時間内增加花氈工藝知名度和培養較為基礎的花氈工藝品制作人群。但是并不能因此忽視、放棄長期科學系統的非遺人才培養。如通過各地已經成立的花氈制作小組來推動成立更加規範的花氈工藝培養組織,借此培養高素質的花氈工藝非遺人才。
與物質文化遺産相比,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和延續堪稱“易碎品”,更容易出現傳承鍊中斷,某些領域或項目往往不經意就會消失于曆史的煙塵之中。這一嚴酷現實,讓更多年輕的匠人深感責任之重。在新疆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項目組負責人、博士後王敏看來,對傳統的花氈技藝在“強基礎、拓眼界、不變其本”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用更易被現代人接受的審美方式和設計理念,讓這些昔日遠離城市生活和公衆視野的傳統手工藝品以耳目一新的方式重新走進現代生活,讓年輕人喜愛并接受。
不僅如此,從2016年起,一個以聚焦新疆非遺培訓前沿資訊,推介新疆非遺傳承技藝最新動态,記錄新疆非遺傳承人群手作瞬間,打造新疆非遺手工技藝時尚名片為己任的微信公衆号——“非遺巴紮”橫空出世,成為關注花氈技藝傳承的人們交流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很多創意變成了實際産品,走向了市場。“非遺巴紮”項目負責人王敏表示,曾經一度,人們為非遺文化的難以為繼而深感憂慮。在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末梢神經的今天,創意無限的生活方式不斷豐富和影響着年輕一代。相信非遺所具有的生命力會吸引更多年輕的目光和身影。因為關注,也是傳承的一部分。
提示:本文來源于全球紡織網,僅供參考閱讀
如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