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年,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曆史性飛躍。在這場偉大變革中,紡織工業實現了全方位、深層次的發展,在服務國家戰略大局中發揮着日漸重要的作用。
紡織工業是中國最有潛力率先跨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的工業部門之一。2018年,中國纖維加工總量約5460萬噸,占世界一半以上;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2767.3億美元,占全球36%以上。從原料供應、設計研發,到紡織染加工、服裝制造、運營零售,中國紡織工業形成了全球體量最大、最完備的産業體系,是具有全産業鍊自主創新能力的工業部門,在高性能高功能性纖維、裝備制造等領域不斷趕超先進,2011年以來行業共有23項成果獲國家級科學技術獎,包括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紡織工業是國民經濟中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防風險的重要産業力量。中國紡織工業的支柱産業地位始終沒有動搖。2018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3703.5億元,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的5.3%;淨創彙2501.9億美元,占全國71.1%。行業創彙在維持币值穩定,平衡國際收支,保障經濟金融安全,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等方面發揮着建設性作用。在衣食住行等民生領域,穿衣問題解決得最徹底。全行業就業人口超過2000萬,每年為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提供1000多萬個崗位。民生産業地位日漸突出。
紡織工業是樹立文化自信和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産業平台。紡織品服裝作為文化載體,蘊含着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和價值理念。提升時尚話語權是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李甯、波司登、安踏等中國服裝品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國設計師開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元素和設計正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紡織行業是“一帶一路”上國際優質産能合作的重點領域,有力推動了東道國工業化進程和相關産業發展。作為中國第一個推動社會責任工作制度化的行業,紡織在推動全球産業鍊上多維責任共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面向未來,産業要保持戰略定力,落實“科技、時尚、綠色”的産業定位。“創新驅動的科技産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産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産業”要成為紡織行業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重心。糾正社會對行業的認知偏差,新經濟中有傳統經濟内容,成熟産業中有新興生産力。要加快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與創新質量,攻關材料、裝備、工藝等領域的核心技術。以“大師、大牌、大事”為抓手,構建時尚生态,強化趨勢研究、時尚設計和品牌建設,樹立文化自信,培養消費市場。以人本責任、環境責任、市場責任為内容,深化行業社會責任建設,打造綠色供應鍊。
面向未來,産業要蓄積發展動力,做好“育人、用人、樹人”的隊伍建設。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創新發展關鍵是人才發展。要以人為中心,凝聚和培養包括産業工人、企業家、科學家、設計師在内的行業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
面向未來,産業要激發資源活力,完善“集群、集約、跨界”的生産力布局。一方面提升産業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争力的世界級紡織服裝企業,培育行業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另一方面培育平台型經濟,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跨界式發展要着力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深化兩化融合、産融合作和軍民融合,兼容并蓄,整合資源推動技術、産品、應用和模式創新。
提示:本文來源于全球紡織網,僅供參考閱讀
如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