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1980年起給予中國普惠制待遇,是關稅優惠幅度最大的普惠制給惠國。2018年12月,日本财務省正式宣布重新調整“特惠關稅”制度的對象國,将中國、墨西哥、巴西、泰國和馬來西亞5個國家從發展中國家關稅減免名單中剔除,這意味着中國對日出口企業将受到較大沖擊。
以浙江為例,日本是浙江外貿出口的第三大國,僅次于美國和德國。據杭州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浙江省對日出口837億元人民币,當年杭州海關共為浙江輸日産品簽發普惠制證書24569份、貨值61億元人民币,可享日本關稅減免約1.8億元人民币。主要簽證産品為化學工業品、塑料制品、水海産品、鋼鐵制品、肉魚制品、紡織品、機電産品等。之前輸日普惠制關稅優惠幅度平均約為3%,普惠制待遇取消後,輸日商品平均關稅稅率将上浮約3個百分點,部分産品甚至上浮超10個百分點。
受日本普惠制待遇取消的影響,浙江的化工業、紡織業首當其沖。據杭州海關統計,2018年杭州關區(浙江甯波地區除外)輸日化學工業品簽證3785份、貨值18.67億元人民币,紡織産品簽證6078份、貨值8.08億元人民币,兩類産品約占浙江省簽證貨值的44%。新政實施後,僅此兩類出口産品在日本将減少關稅享惠8000萬元人民币。比如浙江某化工企業輸往日本的間苯二酚,接下來每年将增加近300萬元人民币的關稅成本。
目前,我國輸日産品中紡織品、鞋靴、傘和箱包等在日本進口市場占比約六成,這些也是浙江的優勢出口産品。4月1日後,日本依然保留給予越南、印尼、印度等國的普惠制待遇,這些國家産品價格競争力增強,浙江的出口産品面臨激烈競争。此外,在華日本公司投資策略也将受到一定影響。一些日資企業在我國設置生産基地,采購國内原材料制造産品後返銷日本,關稅成本的提高或将使得日資企業重新考慮全球生産基地配置,取消在華擴大投資的計劃。
對此,杭州海關建議關區企業一方面應不斷優化産品結構,提升産品質量和品牌價值,逐步擺脫價格優勢依賴;另一方面,要繼續充分利用原産地優惠政策提升産品國際競争力。一是要積極開拓海外新市場,特别是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利用當前我國已經對外簽訂的15個自貿協定和3個優惠貿易安排,充分享受東盟、澳大利亞、韓國、瑞士、智利等自貿夥伴給予中國産品的關稅優惠。二是充分利用他國普惠制待遇“借船出海”,如已在印度、印尼、越南等日本普惠制受惠國設立生産線的企業,鼓勵其“借船出海”,充分享受日本普惠制關稅優惠。三是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進與日本等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ECP)和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工作,企業和行業協會要積極主動向有關部門提供行業意見,為出口産品争取更好的機遇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