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降”之間凸顯提質增效
“從前三季度的主要經濟指标看,中央企業經營呈現‘三增一降、三優一減’的特點。”彭華崗用八個字概括了當前中央企業整體生産運行情況。
據他介紹,所謂“三增一降”,一是收入增。中央企業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1.1萬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9個百分點,收入增速已連續四個月超過10%。二是效益增。中央企業前三季度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3491億元,同比增長21.5%,增速連續五個月超過20%。三是稅費貢獻增。前三季度中央企業累計上交稅費1.7萬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一降”主要是負債率下降。9月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産負債率為66%,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較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
所謂“三優一減”,一是投資結構優。前三季度中央企業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5萬億元,同比增長2.7%,增速較1—8月加快1.1個百分點。投資增量主要集中在重大民生、綠色發展、科技投入等領域,煤炭、火電等過剩産能行業固定資産投資呈下降趨勢。二是運行質量優。9月末中央企業産成品占用資金和應收賬款資金占流動資産的比重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資産現金回收率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同比增長32%。三是生産效率優。前三季度中央企業人均創收同比增長12.5%,人均創利同比增長23.1%,全員勞動生産率同比提高8.4%。“一減”主要是成本費用減少。前三季度中央企業百元營業收入支付的成本費用同比減少0.5元。
“從這些特點我們可以看到,中央企業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堅實步伐。中央企業經濟運行取得的良好成績,進一步增強了更好推進國企改革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彭華崗表示。
改革蹄疾而步穩
對于當前國企改革總體進展情況,彭華崗用七組數據進行了歸納:
在公司制改制方面,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層面68家全民所有制企業全部完成改制,目前全國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到94%。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2013年至2016年,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由65.7%提高至68.9%,僅2017年以來又新增了900多戶,引入社會資本超過4200億元。重要領域混合所制改革試點已分三批在50戶企業開展。在戰略性重組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共完成20組38家中央企業重組整合,新設中國航發,中央企業已經由116家調整至96家。在“壓減”工作上,中央企業累計減少法人戶數超過1萬戶,減少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近400億元。在去産能上,中央企業2016年至2017年共退出鋼鐵産能1600萬噸、煤炭産能6200萬噸,今年上半年退出煤炭産能340萬噸,化解鋼鐵過剩産能任務已全部完成。在“處僵治困”方面,共完成超過1500戶企業“處僵治困”任務。在解決曆史遺留問題上,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完成分離移交或簽訂移交協議達到91%,今年年底将基本完成。
對于今後一段時期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彭華崗提出“六個突出抓好”,包括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突出抓好市場化經營機制,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化解過剩産能,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突出抓好改革授權經營體制;突出抓好國有資産監管。
據悉,相關國企改革正在向縱深推進。彭華崗透露,目前正着手研究國資劃轉社保基金試點第二批劃轉企業名單,會将更多符合條件的中央企業列入劃轉範圍,加大劃轉力度。同時也正在積極研究下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名單,目前正在履行審批程序。
“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國内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不穩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央企業要及時研判‘穩中有變’之中的‘變’,對可能面臨的風險挑戰和困難考慮得更充分一些、準備得更充分一些。”彭華崗指出。
企業進與退遵循市場規律
關于國企和民企之間的各種議論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熱點。對此,彭華崗表示,要堅持用“兩個毫不動搖”來認識、把握國企民企的關系。“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兩個毫不動搖’是認識和把握國企民企關系的根本原則。一方面,國有企業地位重要、作用關鍵、不可替代;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黨中央曆來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要把‘兩個毫不動搖’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過程。”彭華崗指出。
我國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堅持平等互利、優勢互補原則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既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也鼓勵支持國有資本投資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雙向的,也是雙赢的。”彭華崗說,目前中央企業下屬各級子企業三分之二都是混合所有制企業。近年來中央企業減少了11651戶企業法人,其中2618戶将控股權讓渡給了民營企業。
事實上,國有資本、國有企業的進和退,都是基于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的市場化行為。“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一直以來都是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目的是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和效率。”彭華崗提到,有媒體反映國資“抄底”收購民資上市公司,造成“國進民退”現象,事實上這隻是在當前環境下國企和民企的一種正常的市場化行為,是國企和民企互惠共赢的一種市場選擇。
彭華崗表示,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國有企業總體上已經同市場經濟相融合,改革的思路和目标就是要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改革後的國有企業和其他所有制企業一樣,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争、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所以我們提倡‘所有制中立’,反對因企業所有制的不同而設置不同的規則,反對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給予國有企業歧視性待遇。”彭華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