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國家高質量發展強國戰略,進一步搭建人造絲産業交流合作平台,10月11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在吉林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由吉林化纖集團公司承辦的第四屆全球人造絲産業論壇在吉林市隆重召開。本次論壇以“聚焦、專注、協同、創新”為主題,邀請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領導、著名經濟學家、知名院校學者出席,同時還有來自全球人造絲産業鍊企業和各省、市大型紡織服裝企業的代表以及新聞媒體共計400餘人參加。中美貿易摩擦下行業的應對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發表了《今年以來紡織工業運行情況及中美貿易摩擦對紡織工業的影響》主旨演講,他高屋建瓴的分析闡述了中國紡織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為人造絲産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分析行業形勢時,高勇認為,總體上看,2018年尤其下半年紡織行業面臨的發展壓力将有所增加,内需市場雖仍将穩定增長,但增長水平難有提升空間,預計全年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将增長9%左右。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雖然目前尚不足以對紡織行業造成全面沖擊,但出口環境不确定性提升,将對相關國際采購訂單以及紡織企業接單、原料采購等産生負面影響,加上國際市場增長趨緩,紡織行業出口壓力将有所加大。考慮到中美貿易摩擦現階段尚未覆蓋服裝等大比重出口産品,人民币兌美元彙率走低總體有利于出口,預計全年紡織品服裝出口可同比增長3%左右,較上半年小幅放緩。
談到中美貿易摩擦對行業的影響,高勇表示,美國已經公布增加關稅10%的2000億美元中涉及到紡織品服裝類中約44億美元,占我對美出口約十分之一,影響較大主要是地毯和無紡布及制品。明年開始加征25%關稅,将産生較大影響,目前已經直接影響明年的訂貨。對于後續走向不确定的擔心,使訂貨商和供貨商對2000億美元之後的商品都保持觀望的态度,推遲訂貨,使明年的生産安排出現困難。此外,我國的反制措施對紡織原料棉花、槳粕的進口産生影響。
高勇進一步分析說,中國紡織品對美出口或因為加征關稅而下降,未來東盟是拉動中國紡織品出口增長的主力。行業必須做好應對措施,一是在中央“一帶一路”倡議布局下,加快全球布局的步伐;二是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轉變,加快我國紡織行業三個結構調整(産業結構、區域結構、産品結構)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