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即“洋垃圾”禁令),宣布将逐步禁止國内再生資源可替代固體廢棄物入境。在“洋垃圾”禁令落地紮根的一年時間裡,其帶來的“蝴蝶效應”也開始逐步顯現,這其中受沖擊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再生塑料行業。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國外的“垃圾”固然走投無路,國内的回收行業也無異于遭逢一場“地震”。據生态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中國固體廢物實際進口量同比下降超過8.7%,其中限制類固體廢物進口量下降近10%。不依賴國外進口廢料,這需要激活内部龐大的廢料回收和再利用體系。按照相關政策,2018年後禁令将擴展為禁止進口國内資源可以替代的固廢,預計固廢進口量還将繼續下滑。
2018年4月,四部委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将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廢紡織原料等4類24種固體廢物,從限制進口類變為禁止進口。2019年年底前,我國還将逐步停止進口國内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但同時,回收标準、規模和質量在市場需求下都将進一步提升。分析預測,到2020年國内再生資源的可回收量将達到3億噸,主要再生資源利用率提高到75%,并為行業帶來可觀的增長空間。
不過,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集中度總體上仍然偏低。作為循環經濟體系的末端環節,再生資源産業可以說是決定循環經濟能否完成閉環周轉的關鍵環節。公開資料顯示,迄今全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數量達9萬多家,回收行業從業人員約為1200萬人。其中,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回收量僅占回收總量的10%至20%。而“小散亂”的行業特征也決定了企業供求的困難,不通暢的供求遏制了企業運作,難以形成運作良好的供應鍊。
“洋垃圾”禁令帶來的大批需求将刺激回收在标準、規模、供應周期等方面的改善,由此加工利用企業也能感受到正面影響。未來進口固體廢棄物的收緊,無疑将導緻相關企業更加注重國内采購渠道的建立,将倒逼國内再生資源産品質量提升,形成差異化競争優勢和價格優勢。其中提前在海外布局,抗風險能力強的大企業更有可能挺過政策調整期。以葛洲壩、格力電器、格林美、啟迪桑德等為首的龍頭企業加大了研發投入,再生資源深加工業務步伐不斷加快。
而把行業“危機”轉化為産業提升的機遇,關鍵在于促使再生資源行業把目光轉向國内固體廢物為主原料的轉型發展道路。業内普遍認為,整體産業鍊正由最初的“難以接受”轉向逐步認可,相關企業也在陣痛中艱難地尋求轉型。“重壓”之下,相關行業、企業治污水平有所提升,加工模式也陸續向園區集中、向現代循環經濟轉型。誠如行業内企業開始關注垃圾分類、注重農村廢棄物回收利用,進入了原來未曾進入的領域。随着環保督查力度持續加大,一些不規範的再生資源企業被關停。
預計在資本與政策推動下,未來三年内,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增長速率将超過8%,整體産業鍊迎來近2.6萬億市場盛宴。期間,如何充分利用好綠色價格杠杆機制,加快回收體系建設,已成為資源再生行業需要深思的時代課題。盡管目前整體産業鍊尚未能摸索到合适的路徑,但是,許多企業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