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聯合紡織網 聯絡我們:852-2787 7180

“洋垃圾”禁令催生反彈形态 再生資源回收景氣回暖

中华纺织网 發佈時間: 2018-08-20
       從再生資源回收藍海跨入行業景氣度上升期,企業加速創新成為關鍵。對企業來說,告别以往粗犷式增長的競争業态,如何與新興行業、環保裝備制造深入合作,形成涵蓋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環衛清潔在内的完整産業鍊,将是“十三五”期間企業發展的新契機。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即“洋垃圾”禁令),宣布将逐步禁止國内再生資源可替代固體廢棄物入境。在“洋垃圾”禁令落地紮根的一年時間裡,其帶來的“蝴蝶效應”也開始逐步顯現,這其中受沖擊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再生塑料行業。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國外的“垃圾”固然走投無路,國内的回收行業也無異于遭逢一場“地震”。據生态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中國固體廢物實際進口量同比下降超過8.7%,其中限制類固體廢物進口量下降近10%。不依賴國外進口廢料,這需要激活内部龐大的廢料回收和再利用體系。按照相關政策,2018年後禁令将擴展為禁止進口國内資源可以替代的固廢,預計固廢進口量還将繼續下滑。

  2018年4月,四部委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将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廢紡織原料等4類24種固體廢物,從限制進口類變為禁止進口。2019年年底前,我國還将逐步停止進口國内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但同時,回收标準、規模和質量在市場需求下都将進一步提升。分析預測,到2020年國内再生資源的可回收量将達到3億噸,主要再生資源利用率提高到75%,并為行業帶來可觀的增長空間。

  不過,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集中度總體上仍然偏低。作為循環經濟體系的末端環節,再生資源産業可以說是決定循環經濟能否完成閉環周轉的關鍵環節。公開資料顯示,迄今全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數量達9萬多家,回收行業從業人員約為1200萬人。其中,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回收量僅占回收總量的10%至20%。而“小散亂”的行業特征也決定了企業供求的困難,不通暢的供求遏制了企業運作,難以形成運作良好的供應鍊。

  “洋垃圾”禁令帶來的大批需求将刺激回收在标準、規模、供應周期等方面的改善,由此加工利用企業也能感受到正面影響。未來進口固體廢棄物的收緊,無疑将導緻相關企業更加注重國内采購渠道的建立,将倒逼國内再生資源産品質量提升,形成差異化競争優勢和價格優勢。其中提前在海外布局,抗風險能力強的大企業更有可能挺過政策調整期。以葛洲壩、格力電器、格林美、啟迪桑德等為首的龍頭企業加大了研發投入,再生資源深加工業務步伐不斷加快。

  而把行業“危機”轉化為産業提升的機遇,關鍵在于促使再生資源行業把目光轉向國内固體廢物為主原料的轉型發展道路。業内普遍認為,整體産業鍊正由最初的“難以接受”轉向逐步認可,相關企業也在陣痛中艱難地尋求轉型。“重壓”之下,相關行業、企業治污水平有所提升,加工模式也陸續向園區集中、向現代循環經濟轉型。誠如行業内企業開始關注垃圾分類、注重農村廢棄物回收利用,進入了原來未曾進入的領域。随着環保督查力度持續加大,一些不規範的再生資源企業被關停。

  預計在資本與政策推動下,未來三年内,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增長速率将超過8%,整體産業鍊迎來近2.6萬億市場盛宴。期間,如何充分利用好綠色價格杠杆機制,加快回收體系建設,已成為資源再生行業需要深思的時代課題。盡管目前整體産業鍊尚未能摸索到合适的路徑,但是,許多企業仍然“在路上”。

特别提示本信息來源于中華紡織網。本文僅供參考閱讀
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

紡織知識/ Textile knowledge
为什么定型后与定型前的颜色差异这么大?
為什麼定型後與定型前的顔色差異這麼大?
生産中常會遇到滌綸或含滌類織物染色出缸後布面、色光正常而再經下工序整理後卻出現色光不符即産生色變或局部出現斑狀、條狀色
纱线结构对织物舒适性及耐用性的影响
紗線結構對織物舒适性及耐用性的影響
一、對舒适性的影響1保暖性紗線的結構特征與服裝的保暖性有一定關系,因為紗線的結構決定了纖維間能否形成靜止的空氣層。紗線結
如何实现面料耐磨抗起毛起球性能?
如何實現面料耐磨抗起毛起球性能?
1、選擇在紗線和織物生産過程中不易起球的纖維。   2、在噴射染色機中進行前處理和染色時加入潤滑劑Lubsoft防止磨擦; 3、
什麼是人字斜紋布? 人字斜纹布是怎樣分类?
什麼是人字斜紋布? 人字斜紋布是怎樣分類?
人字形斜紋: 又稱山形斜紋, 機織物組織名。斜紋變化組織之一。山形斜紋是以斜紋組織為基礎組織,改變斜紋線方向,使其一半向右傾
精细!!鉴别纱线品种的方法
精細!!鑒别紗線品種的方法
各種纖維的鑒别方法一、手感目測法是根據纖維的外觀形态、色澤、手感及拉伸等特征來鑒别纖維,它可以分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例
2012-至今 聯合織造廠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並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