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消費品進口關稅下降有着深刻的社會和經濟背景。随着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對消費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此外,随着全球一體化的推進,國人走出國門的機會越來越多,他們通過出境遊、代購等方式在海外大肆購買國際品牌消費品,不僅導緻國家外彙大量流失,還把大量的稅收留在了國外。有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消費者購買的奢侈品占全球個人奢侈品銷售的46%,其中77%發生在海外,海外奢侈品購買總額高達928億美元(約6400億元人民币),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令人痛心的是,在國外制造商因中國消費者的巨大需求而賺得盆滿缽滿之時,中國的許多企業卻舉步維艱,面臨着産能過剩、産品滞銷,甚至經營難以為繼的發展困境,反映出了中國制造業的質量之痛。過去,受高額關稅的影響,國際消費品牌在中國内地的售價普遍大幅高于海外市場定價,在消費者沒有足夠的購買力,或有購買力也得不到理想供給的情況下,國産消費品成為必然選擇。國内龐大的市場需求,推動者消費品制造業的發展,帶動了國内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但稅收形成的價格優勢,使得國内制造業缺少了國際“強敵”的競争,許多制造商缺乏積極尋求開發新開品,進行質量升級的意識,産品不能滿足人們消費升級的需求,造成了産業“大而不強”,産品“供需錯配”的局面。
中國此次較大範圍下調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有利于營造公平競争市場環境,深化消費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次關稅下調,進口商品将縮小與國産同類商品的價格劣勢,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供給側改革,倒逼國内品牌商、供應商、零售商轉型升級,持續創新、不斷改革,堅持提高企業産品的競争力,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提供越來越高端的中國産品。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時至今日,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40年,中國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為制造業積累了一定的基礎。但相較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産品質量帶來的新要求,我國産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仍然滞後,産業結構高端化明顯不足。雖然本土企業是國家眼裡的心頭肉,但國内制造業已經到了必須進行産業轉型升級,靠提高産品質量在市場中求生存、求發展的地步。
顯而易見,在消費品質、消費結構日益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品關稅降低有利于豐富國内消費選擇,擴大國内供給,滿足國内居民多樣化消費的美好生活需要。
值得重視的是,此次降稅有更深層的意義。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投資研究部主任劉英奎認為,此次降稅在有利于促進國内産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産業進步的同時,也會給相關産業、企業造成較大競争壓力。對企業而言,此次降稅有正反兩個方面,一方面将加大國内市場競争,增加企業壓力,甚至逼迫部分企業倒逼或者外遷,尤其是服裝鞋帽、家電産業,國内市場已經飽和,競争日趨激烈,此次降稅将增加進口數量,加劇國内市場競争,加劇企業并購重組或對外投資步伐。同時,也将激勵部分企業加快科技、産品和市場創新和企業轉型升級步伐,比如,部分企業為降低生産成本,已開始加大科技投入,增添自動化設備,啟動智能制造計劃,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轉變為技術和資本密集型企業。
此外,消費品關稅新政也将進一步規範國際消費品經營行業,對擁有正規代理權的國際品牌運營商形成重大利好,而對海外代購、進口跨境電商等經營者而言則形成利空,因為消費品關稅新政縮減了國際品牌消費品的海内外市場價差,在海内外市場價差不明顯的情況下,消費者将更傾向于直接在體驗感更好的國内專賣店、專櫃等正規渠道購買,沒必要花費大精力從體驗感更差的代購、跨境電商等渠道購買心儀的國際品牌消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