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2年以來,“海峽兩岸紡織業合作研讨會”每兩年定期于兩地輪流舉辦,始終堅持順應世界大勢,服務民族大局、聚焦産業關切,在深化兩岸合作、推進産業發展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今年會議舉辦,恰逢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和大陸改革開放40周年,倍受兩岸業界關注,具有重要意義。
5月16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紡織業合作研讨會在山東濟甯召開,會議探讨了新時代兩岸紡織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新零售、新市場、新變革,以及兩岸紡織業在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制造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來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領導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會長孫瑞哲,原會長杜钰洲、王天凱,副會長楊紀朝、夏令敏、徐迎新、陳大鵬、李陵申、楊兆華、孫淮濱,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張延恺,中紡聯副秘書長、台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袁紅萍,中紡聯副秘書長、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峻,中紡聯副秘書長、行業發展部主任李進才,中紡聯辦公室主任段紅,以及中紡聯各專業協會和職能部門相關負責人。
來自台灣紡織業拓展會的領導有:台灣紡織業拓展會董事長詹正田,副董事長翁茂鐘、黃華德、常務董事陳修忠、雲有财、戴宏怡,秘書長黃偉基等。
來自政府、地方行業協會及企業的參會人員有:山東濟甯市副市長張勝明、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山東省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清玉、如意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邱亞夫等。
此外,還有來自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經濟局、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濟甯高新區的領導,以及海峽兩岸的紡織業相關領導、企業代表約120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台灣紡織業拓展會主辦,山東如意集團協辦。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主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首先回顧了海峽兩岸紡織業合作研讨會舉辦的起因,會議自舉辦以來始終堅持順應世界大勢,服務民族大局、聚焦産業關切,在深化兩岸合作、推進産業發展方面做出了極大貢獻。
他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兩岸行業交流不斷深化,紡織工業正成為推進兩岸經濟文化合作的重要産業平台。2017年,大陸對台灣出口紡織品服裝17.4億美元,同比增長7.7%;自台灣進口紡織品服裝23.2億美元。大陸對台灣出口以服裝為主,所占比重由2011年的53.3%提高至2017年的61.9%;自台灣進口絕大部分是紡織品,進口額所占比重一直在97%以上。
兩岸産業在發展中形成了很強的結構互補性。作為重要民生産業,在滿足衣着消費和生産需要的同時,紡織行業為兩岸創造了大量社會财富與就業崗位,為發展兩岸經濟、增進人民福祉作出了重要貢獻。信息化、服務化、創意化的深度推進,使得産業合作有了更大空間。兩岸企業依托共同願景、各自優勢,正在成為支撐世界紡織工業體系平穩運行的核心力量。
孫瑞哲指出,兩岸和平發展,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前進路上雖有曲折,曆史潮流不可逆轉。目前,兩岸關系面臨一定挑戰,兩岸聯系溝通和協商機制有待完善,經濟合作制度化進程有待推進,行業間的交流合作有待加強。
當前,大陸改革到了一個新的曆史關口。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新一輪産業革命與技術革命的驅動下,世界紡織工業的發展格局也在發生深刻調整,原有生态處于波動與解構之中,發展的不穩定性不确定性顯著增強,各種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新的環境下,如何順應時代要求,把握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是擺在兩岸紡織企業面前的共同課題。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文化同源,共同的文化根基,是行業協同發展、共同繁榮的重要精神紐帶。習近平主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孫瑞哲認為,紡織行業應該将“仁、義、禮、智、信”的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兩岸産業合作之中,更好構築行業價值、形成行業共識,凝聚兩岸力量,推進紡織産業高質量發展,即服務民生是為仁、天下合宜是為義、合規而行是為禮、順勢而為是為智、一諾千金是為信。
當前,大陸紡織行業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科技、時尚、綠色”正在成為行業的新标簽。實現紡織強國建設,助力民族偉大複興,需要兩岸企業的共同努力。對此,孫瑞哲提出三點倡議:
一是以質量為核心,深耕創新合作。圍繞行業發展的重大關切與核心利益,不斷提升兩岸行業間創新合作的質量與效率。
二是以文化為土壤,厚植産業價值。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挖掘與應用,以創意設計、時尚推廣、品牌建設為重點,深化兩岸行業合作。促進紡織工藝與文化創意的深度融合,不斷豐富産品與服務的内涵與價值。
三是以責任為基石,推進可持續發展。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建設生态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兩岸企業要提高責任發展意識,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台灣紡織業拓展會董事長詹正田指出,2018年是全球經濟的轉折點,國際上大宗物品出口國形勢好轉,經濟增長近年内也将持續。但世界銀行也提出,美國保護主義擡頭,貿易摩擦加劇,以及地緣政治形勢緊張,對2018年全球經濟帶來風險。
中國大陸的經濟持續快速成長,成為全球矚目的市場,也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中國大陸早已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國,也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是台灣紡織品重要的進出口市場,兩岸紡織業經貿相互競争與合作的關系非常微妙而緊密。本次研讨會的召開,相信在雙方竭盡所能、攜手互助、坦誠交流的氛圍中,必能發揮優勢互補,共謀兩岸紡織業發展榮景,在全球布局上共創雙赢局面。
山東省濟甯市副市長張勝明為會議緻辭。他說,濟甯素有“孔孟之鄉、運河之都”之美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濟甯區位優越、交通發達、資源豐富、市場輻射面廣。紡織行業是濟甯市的優勢傳統産業,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十大重點産業之一。多年來,以如意控股集團為代表的濟甯紡織工業,立足高端、強化創新,勵精圖治、主動作為,實現了快發展、高質量發展。本次會議在濟甯召開,有利于濟甯更好地接受協會指導、深化兩岸合作,借鑒先進經驗、加快轉型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指出,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大陸紡織行業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加強技術改造,擴大國際合作,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2017年,大陸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9萬億元,占制造業的6%,紡織品服裝出口2745億美元,占貨物出口的12%,占全球出口的35%以上。
當前,以信息技術、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快速發展,促進了制造業生産方式、産業業态、消費模式的深刻變革,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成為制造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
曹學軍指出,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将是長期艱巨的任務。首先要更加重視全方位創新,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技術裝備水平,開發新的産品,培育新的商業模式。
其次要更加重視消費需求,要以消費需求中心重構産業供應鍊,回歸制造本質,以産品為本源,重視品種、品質、品牌。
第三要更加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智能制造正成為紡織轉型發展的新動能。
第四要更加重視合作共赢,深化開放共享的經營理念,建設誠信、協同、合作、共赢的産業生态。
當前,紡織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曹學軍希望兩岸紡織業界攜手共進,加強優勢互補與交流合作,促進紡織領域創新能力提升,在互利共赢中共同發展。
在主旨發言環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和台灣紡織業拓展會秘書長黃偉基分别介紹了兩岸紡織産業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首先用“市場發力,穩中提質”8個字總結了當前大陸紡織業的發展情況,即内需市場穩固,增速逐步加快;出口市場回暖,增速企穩向好;生産穩中趨緩,供給結構優化;效益基本平穩,運行質量改善;投資動力優化,轉型成效顯現。
當前我國紡織業面臨着新的曆史方位,即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國民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到2020年建成世界紡織強國。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紡織業的定位也轉變為創新驅動的科技産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産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産業。
孫淮濱介紹了未來大陸紡織工業的發展方向:科技紡織,以創新驅動為核心;時尚紡織以文化為根基,以品牌為抓手;綠色紡織,生态文明與社會責任相協同。
近年來,大陸對台灣出口紡織品服裝規模小幅提升,自台灣進口紡織品服裝規模逐步下降。2017年,大陸對台灣出口紡織品服裝計17.4億美元,同比增長7.7%;自台灣進口紡織品服裝計23.2億美元,與上年基本持平;貿易逆差縮小13.1億美元。
針對兩岸紡織業的合作前景,孫淮濱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以兩岸紡織産業互補結構為基礎,推動産業深入合作。加強産業鍊研發合作,開展紡織新材料、産業用紡織品等領域共性、關鍵技術交流與研發項目合作。開展兩岸消費市場、時尚流行趨勢等方面的合作研究,着重合作挖掘大陸内需市場潛力與機遇。促進研發設計、管理、技術等紡織專業人才交流與合作培養,推動兩岸紡織業人才流動。
二是聚焦戰略新方向,開拓合作新領域。結合大陸“一帶一路”倡議,合作尋求海外投資發展機遇,協同推進全球資源配置與布局。開展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化技術在紡織領域的應用研究合作,探索建立網絡化協同制造體系與供應鍊系統。
三是建立長效交流機制。共享紡織行業政策環境、生産運行、技術進步、投資動向等方面的信息。加強熱點信息交流,共同應對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問題。
台灣紡織業拓展會秘書長黃偉基介紹,當前台灣紡織成衣業直接産值近20年呈現逐漸下滑趨勢,20年來直接産值減少2,469億新台币(減少39.7%),但在海外投資所衍生之間接産值,平均每年均有成長。台灣紡織業為高度出口導向産業,以出口值占産值比重估算,出口依存度自1995年68%逐漸提高至2001年83%,此後都在76%~84%之間。高度出口導向表示受國際市場景氣與競争影響極大,紡織業在各主要消費市場都屬于較高關稅産品,因此受到自由貿易協議關稅減讓影響很大。
台灣紡織業以上中遊為主力,下遊企業因需充裕勞動力,多散布在海外,并扮演上中遊産業發展之帶動力角色。台灣紡織成衣工廠家數與雇用員工人數逐年減少,但人均産值呈現穩定趨勢。
目前,台灣紡織成衣業投資停滞,主要原因是勞動力不足,而外籍勞工補充仍有欠缺。此外,台灣紡織業每月平均薪資20年來上漲22.8%,成衣服飾業上漲42.6%。
黃偉基還介紹了台灣紡織業目前面臨的風險和機遇,并指出了未來發展方向:
一是結合信息領域,跨界合作開發創新産品。
二是加強創新研發與設計。在功能創新上,研發新功能紡織品,如健康照護用、醫療用、美容保健用、安全防護用、休閑娛樂用等。在效能創新上,結合國際品牌發展專業高性能運動用紡織品。在創新研發設計制造服務一條龍方面,從創意發想、概念溝通、研發設計、打樣、産品測試與驗證、材料篩選與采購、生産制造、包裝及配運等,進行上、下遊串聯,整合國内外産能及全球運籌,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議題一
新時代下兩岸紡織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新零售、新市場、新變革
在由台灣紡織業拓展會秘書長黃偉基主持的新時代下兩岸紡織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議題中,如意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邱亞夫,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朱勇,台灣絲織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國紡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宏怡,南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維漢參與,探讨了新零售、新市場、新變革為紡織業帶來的機遇。
如意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邱亞夫介紹,在多年來的發展中,如意經曆了一系列變化,但讓他最滿意的地方就是如意的所有員工的思維是活躍的,這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支撐。他認為,外部環境變化是不斷的,但要始終如一地堅守自己的發展願景,同時要更新思想觀念,尤其是企業領導人要不斷地學習,不斷用新思維為員工洗腦。
當前,新技術的發展讓紡織行業的發展面臨着巨大變革,如意正在發揮着企業全産業鍊的優勢,從纖維、紗線、面料等制造闆塊往品牌奢侈化方向發展,這是其他國際奢侈品牌無法達到的。
針對新市場的開發,邱亞夫透露企業的下一個市場在非洲,他認為非洲市場未來有巨大的潛力。
台灣絲織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國紡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宏怡介紹,公司在十年前就成立了網絡行銷部門,注意到人力資源的重要性。現在很多企業會抱怨人力資源方面總是有各種問題,他認為企業不應該抱怨,而是要潛心提升公司形象,為員工創造良好福利,造福員工。同時,企業領導人要不斷提升自己,有效快速地指導員工,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對新市場的變化,戴宏怡認為要積極開拓新市場,貼近消費市場。而要做到貼近市場,中小企業要擴大規模,提升團隊的國際化能力,做多元深層次的加工産品,才能适應新的形勢。
南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維漢根據自己企業的經驗,向與會者介紹,通過對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分析發現,新消費者存在着一種“看到就買,看不到就不買”,所以在這樣的新變革下,銷售要做到高度透明。此外在當前短交期、電商時代,企業除了要産品好,物流更要跟的上,才能适應這個新時代。
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朱勇以集團的電商發展、汽車内飾産業、國際布局等企業自身的發展曆程,指出應對新變革、新市場、新零售,要不斷地調整自身。針對當前都在壓縮交貨期的新時代,朱勇建議兩岸紡織行業可以成立聯盟,分工協作,上下遊全力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議題二
兩岸紡織業在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制造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在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主持的議題中,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隊範、恒逸集團研發中心總經理徐錦龍、興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欽、聚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秋雄,圍繞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制造展開交流。
恒逸集團研發中心總經理徐錦龍介紹了恒逸集團可持續發展和智能制造的發展狀況。當前,恒逸通過方方面面努力實施可持續發展,例如采用節能環保設備,開發無銻聚酯生态環保産品等。同時,企業還率先開發了自動化全流程系統,智能制造水平明顯提高。
興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欽介紹了企業開發環保科技咖啡紗的心得體會,并現場展示了高科技紡織品的多功能性,指出未來有巨大的發展機遇。
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隊範介紹了康平納的發展情況,以及榮獲國家科技一等獎的“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示範生産線”,并提出未來康平納在智能化方面的發展計劃。
聚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秋雄介紹,企業在環保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對機能性紡織品溶劑進行密閉收集、廢熱回收等。同時,還在制程上重視環保,對生産的邊角料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等。蔡秋雄認為,環保還要體現在産品上,這就需要有嚴格的産品環保認證。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說,各位專家的介紹,都傳遞出一個相同的現象,即都是以理念創新支撐可持續發展,希望未來大家能繼續創新思想,加大可持續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為大會總結緻辭,他說,當前,大陸紡織業發展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而台灣早在20年前就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因此向台灣紡織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對大陸紡織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前,大陸紡織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新零售、新市場、新變革為紡織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如何用好這些機遇是大陸紡織業一直在考慮的問題。同時,可持續發展和智能制造是大陸紡織“十三五”的發展重點,為此,本次研讨會集中探讨了新零售、新市場、新變革,以及可持續發展和智能制造,會上各位專家的發言為大陸紡織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思路,對大陸紡織轉型升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台灣紡織業拓展會董事長詹正田為大會總結緻辭,他說,國際貨币基金預測,2018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9%,新興亞洲市場仍然是世界經濟的亮點,增長速度為全球最高,超過5.5%。中國經濟也将以可持續的速度發展,繼續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推動力。
相信通過此次會議的交流将對未來兩岸紡織業的相互了解、合作與發展,帶來嶄新的合作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