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紗落完,就輪到我們的智能落紗機器人上崗了,我們的腰也終于能解放一下了!”指着停在角落裡的落紗機器人,江華珍的語氣中充滿歡快。
江華珍說,智能落紗機主要解決了三大問題:一是方便老機改造,無需改變錠子和筒管;二是可多台落紗,提高了落紗機使用效率;三是可完全取代傳統的人工拔、插紗管工作,減輕了落紗工的勞動強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阿拉山口華茂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檀利陽告訴記者,“公司之所以能夠迅速成長,創新是主要原因。對于我們企業來說,創新就是以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思維和新的技術驅動企業發展。”
“傳統的紡紗技術被稱為‘千人紗萬人布’,意思是一千個人紡紗,一萬個人織布,以形容紡織企業需要大量的人力,這同時意味着,不同的人手中紡出的紗線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檀利陽說,以前,公司的抽檢方式較為落後,每兩天按照10%的比例随機抽檢,很容易造成殘次品混進半成品中。陳舊的傳統技術已經跟不上新時代的要求。
“傳統紡織行業的改造升級至關重要,也勢在必行。所以我們把創新發展作為今年的主要任務,将信息化和‘互聯網+’應用于生産中。”檀利陽說。
據介紹,企業即将啟用在線檢測信息化系統,該系統将實現每一個産品的自動檢測和自動篩選,可極大提高産品的合格率。此外,相應配套的信息化系統也将陸續啟用。
“比如通過絡筒機觸摸屏顯示相關信息、通過梳棉機自調勻整參數、細紗機電子牽伸控制、通過精梳機觸摸屏高速工藝進行産量監控、通過織布面闆參數進行生産效率及質量監控等。”檀利陽說,将信息化元素應用于每一個生産環節,就能确保入庫的一等品率。
坐落在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的另一家紡織企業——阿拉山口振德醫用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德公司)也在創新路上大步前行。
當日,記者在公司車間看到,幾名女工騎着自行車在車間穿梭巡查織機運行情況。“設備是全自動化的,所以工人不多,為了省時、省力,我們給員工配備了自行車。”振德公司總經理秦松祥介紹。
據悉,自2016年起,公司就從歐洲引進了C70梳棉機及全自動無痕接頭轉杯紡紗機等,新型紡紗設備讓公司全年生産醫用特種棉紡紗達8000噸,年銷售額約1.8億元,而且效率、産量、質量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
“這些年,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我們紡織企業的共識。紡織企業應通過自主創新形成新的核心競争優勢,要強化科技創新的核心作用,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緊密圍繞市場,增強創新動力。”秦松祥告訴記者,今後,企業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和技術推廣平台建設,從技術到裝備、人才、管理進行全方位提升,不斷創新發展,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