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我國主要的進口農産品之一,易攜帶有害生物,一經傳入,可帶來巨大的農業經濟損失。與精梳棉比,未梳的棉花未梳理分離纖維,僅去除棉籽,攜帶疫情的幾率更大。2017年淮安地區首次截獲澳大利亞獵蝽科、紅蝽科、棕革土蝽、苜蓿葉象,印度黑毛皮蠹、橫帶毛皮蠹、胡蜂科等有害生物。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境集裝箱内檢出的蘋果耳喙象,為全國首次截獲。
由于印度的存儲、港口、裝運條件較差,印度棉檢出疫情的情況相對較多,主要夾帶倉儲性害蟲和糧食種子,多為一般性疫情。澳棉、美棉為機械采摘,容易混入雜草及種子等,淮安進口澳棉集中在每年的6-9月,由于當地氣候原因,集裝箱内會有蛾、蝽、甲等昆蟲進入,而美棉每年在1-4月裝運,氣溫不高,因此少有昆蟲,檢疫情況相對較好。
為加強棉花監管,檢驗檢疫部門嚴格開展進口棉花鑒重、抽樣、現場檢疫查驗等工作,一方面保障進口棉花品質、重數量符合進口要求,一方面督促企業按照防疫要求,處理進口棉花産生的下腳料,避免外來有害生物擴散帶來的風險。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廣大進口棉花企業,在境外購買棉花時,注意審查供貨企業的資質,首選在質檢總局登記且信用較佳的供應商,随時關注檢驗檢疫部門發布的有關進口棉花的警示通報,規避信用等級下調的境外供貨企業和質量問題高發區域的進口棉。
特别提示:本信息來源于全球紡織網,僅供參考閱讀。
如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