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冬琴是南昌市青山湖區羅家鎮一位普通家庭婦女,帶着兩個孩子,她丈夫的收入也隻夠全家人緊巴巴地過日子。如果不是3年多前她經人介紹去了紅升制衣廠打工,可能到現在,她家的經濟狀況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從剛開始每年2、3萬元的收入,到今年拿了4萬多元的工資,毛冬琴已經成了制衣廠的熟練工,也成了家庭收入的另一個“頂梁柱”。跟毛冬琴情況相似的,還有羅家鎮許許多多的家庭婦女,一帶兩、你帶她,現在羅家鎮已經有超過50%的家庭婦女從事着針織紡織相關的工作,“這也是得益于我們家這邊紡織廠多,這才給了我們這些工作的機會。”毛冬琴說。
據了解,曆經30多年的發展,羅家鎮所屬的青山湖區共有各類大小針織服裝企業近2000家,從業人員6萬餘人,年生産各類針織服裝約7.1億件,是全國主要的針織服裝出口基地之一。但貼牌代工路越走越窄,三尺衣裳賣不過一個指甲蓋大的商标,青山湖區的這一主要産業似乎一直都在“為他人做嫁衣”。
為了擺脫低端的“代工”生産經營格局,提質增效,今年以來,青山湖區正通過“加減”法自我革新,打造傳統針織服裝産業轉型升級的新天地。
“除了散布的大大小小的工廠,2017年青山湖區還建了南昌輕紡城這樣的地方,裡面也是做針織服裝這行業的公司入駐。”政府引導幫扶給力,企業轉型升級有力。形成集聚效應、加強産業服務、加大研發的投入應用與推廣……在區政府的支持下,青山湖區130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了“一站式”的轉型升級服務,品牌效應顯現:2017年前十個月,全區針織服裝産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7%。
從剛開始的按天計費到現在的按件計費,從剛開始的傳統老機器“手腳并用”低效率生産到現在的新智能機器的普及,青山湖區的針織服裝産業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不斷完善企業管理體制,在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淘汰落後産能方面也做足了功夫。“現在我每天做的量是之前的兩倍,收入自然也就翻番了。”毛冬琴說。
目前,該區針織服裝企業擁有各式進口的、先進的織造設備共1000多台套,部分企業還從意大利、法國、日本等國家引進了服裝設計體系及計算機管理系統,進一步推廣了數码印花、氣流染色等先進技術工藝。
以毛冬琴為代表的農村婦女正用自己的雙手改變着一個個家庭乃至整個村的經濟水平。收入高了,今年過年大家心裡都樂滋滋,日子也就有了盼頭。
特别提示:本信息來源于中華紡織網,僅供參考閱讀。
如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