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推進針織行業質量品牌建設,提升制造品質和企業競争力,促進針織産業轉型升級。近日,以“新時代、新思想、新挑戰”為主題的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第六屆三次理事會暨智能制造·轉型發展研讨會在江蘇沭陽召開,400餘位與會代表除了交流針織市場發展情況外,還就針織行業智能制造現狀及發展、“一帶一路”倡議下産業轉移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讨。
行業規模繼續擴大
今年1~10月,我國紡織行業利潤同比增長了9.26%,大大好于預期。其中,針織行業利潤增速也出現超預期增長,同比增長8.58%。在經曆2015~2016年連續兩年的低速增長後,今年前10月,針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6437.13億元,同比增長6.64%,稍低于全紡織行業6.98%的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19個百分點。其中,針織面料增速優于針織服裝。針織面料規模以上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794.75億元,同比增長8.37%;針織服裝規模以上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642.38億元,同比增長5.35%。“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長6.9%,特點之一就是工業增長回升,産業結構和産品結構得到優化,戰略性新興産業同比增長11.3%,說明我國經濟增長不再依靠投資拉動,工業企業效益顯著提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進展。”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院部委員、經濟學部副主任呂政分析認為,我國勞動密集型産業仍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而消費升級和高檔消費品進出口貿易逆差也為國内消費品升級提供了市場機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紀朝表示,從目前我國針織行業運行情況來看主要呈現3個趨勢:一是針織行業規模繼續擴大,增速有望探底回升;二是質效領跑,針織印染領先行業利潤率水平;三是内銷占比持續提高,針織面料出口穩步提高。
從産品發展方向看,東華大學紡織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佩華認為,“十三五”期間紡織材料的五大趨勢是高性能,質輕、高強、高模、耐沖擊、耐高溫;功能性,舒适、保健、防護;共混改性技術,生物質、再生、海洋生物質;循環再生化;納米纖維。針織新原料開發現狀應從紡織新材料和智能兩方面理解,在紡織新材料方面,功能性紡織材料和智能紡織材料主要應用于服裝用、裝飾用領域;高性能紡織材料主要應用于産業用領域。而對于服用針織面料發展趨勢,将體現在功能、時尚、外衣、仿真、智能、成形方面。“行業轉型發展已進入深水區,在現有産業基礎上,針織行業未來要集聚更廣泛的創新要素,努力順應新經濟、新技術及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的發展需要,把握新零售、消費升級給行業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努力适應經濟發展新時代,在科技、品牌、人才、可持續等方面積極探索,走科學化、精細化、品牌化發展之路,實現科學、時尚、綠色發展。”楊紀朝表示,企業在開拓市場方面要把握兩個方向:内銷市場新增長點遍地開花,把握國内市場是重頭;國際品牌領飛針織服飾新發展,力拓國際市場是趨勢。
“走出去”發展前景廣闊
當下,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黨的十九大報告也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判斷,中國針織産業發展也需要瞄準新的坐标。
從出口情況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針織行業實現出口額654.48億美元,同比下降3.19%,較去年同期降幅收窄3.97個百分點。其中,針織面料出口額為121.41億美元,同比增長12.84%;針織服裝出口額為441.80億美元,同比降低7.90%,降幅較去年同期減少0.62個百分點。
楊紀朝分析指出,針織行業出口市場有所回暖,也代表着國内針織企業在産品設計研發、生産能力上的不斷提高。尤其近5年來,在國際市場整體需求不振的情況下,針織面料出口市場不斷擴張也是針織行業的突出亮點。
對于“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産業轉移趨勢,林雲峰認為,當前,我國紡織業“走出去”勢頭強勁,對外投資前景廣闊。據商務部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國内已在境外設立紡織業、服裝、服飾業的企業達1082家,與上年同比增長8.3%;中方投資存量為68.6億美元,同比增長31.4%。2016年,國内企業在境外紡織業、服裝、服飾業投資流量達16.4億美元,同比增長47.7%;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3.0億美元,同比增長96.2%。
林雲峰表示,我國紡織業“走出去”總體呈現出多區域、多行業和多形式加速推進的态勢,骨幹企業主動進行國際布局的意識明顯提高,對外投資形式主要表現為綠地投資、股權并購、資産收購和合資等。特别是2015~2016年,我國紡織業對外直接投資進入明顯加速階段。從投資區域分布看,産能的跨國綠地投資主要集中在越南、柬埔寨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非洲的埃塞俄比亞以穩定的宏觀政經形勢、廉價和較大規模的人口紅利、廉價的電力以及對歐美出口零關稅等綜合優勢,也成為我國行業産能布局的又一熱點。
在針織行業領域,申洲國際、即發、東渡等都已在柬埔寨、越南等國進行綠地投資和國際訂單配置。據介紹,2005年青島即發就在越南設立了服裝工廠,用工人數千人以上,建造了24條生産線。2016年9月,又與越南福盛建設有限公司簽署了投資總額1億美元的合作意向書,從事生産針織織布、梭織織布和其他無紡布及染色、印花、服裝等業務,年産高檔面料1.2萬噸。2013年,申洲國際也開始在越南投資設廠,生産針織服裝産品及面料。截至目前,總投資額已達約3億美元。2016年末,申洲國際在越南的一期成衣制造工廠就擁有超過7000名的員工,今年計劃增加至1萬名以上。在越南的二期面料工廠也于同年建成投産,其産能占申洲面料總産能的40%。
林雲峰表示,通過海外直接投資與并購,對産業鍊兩端的原料資源、設計研發資源、品牌資源和市場渠道資源進行全球範圍内的垂直延伸和掌控,可帶動針織行業整體朝産業價值鍊的高附加值領域滲透。
綠色發展助力行業創新
“在智能化浪潮下,阿裡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解決的是‘軟科技’,而我們紡織行業現在更需要解決的是‘硬科技’。”呂政認為,當前,對于紡織制造業,既要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又要對傳統産業進行改造。發展智能制造要結合本行業的設備、工藝和材料的技術特點,以節約人力、降低消耗、提高質量、減少污染等要求開發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而創新驅動應以需求為導向、企業為主體,采取社會分工和市場化運作的模式。
随着環保法規和相關标準的日益嚴格,綠色發展已成為針織印染行業的重要趨勢和指導理念。北京紡織環境保護中心教授級高工楊書銘表示,我國大中型針織企業基本是針織和印染一體化,當前,由于原料變化、清潔生産的推廣、生産工藝、染化料、生産設備的改進和提高,企業生産量不斷增加,而取水量和廢水排放逐年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也逐年降低。“近年來,紡織企業在環保建設上也做了很多努力,包括關停許多中小企業,減少排污量。以前,一些企業開在居民區,現在很多已經集中處理,統一搬遷到工業區或開發區。拿廢水治理上的部分技術問題為例,過去是所有的廢水一起處理排放,現在要求分質處理、分質回用,達标排放。印染行業的廢水處理各個企業都做,但可行性技術還不是很多,希望企業在新建工廠時一定要為排污處理預留方案,設計參數選擇要合理,充分發揮水解酸化池作用(停留時間、去除率、苯胺産生),中和用廢酸中的重金屬。”楊書銘說。
産品創新和知識産權保護也是針織企業長遠發展不得不考慮的關鍵因素。為了喚起行業知識産權保護意識,國際知識産權局專利局發明審查部審查員、北京中聯創和知識産權研究中心研究員封鈞祥針對國内外專利申請區域、種類、目的和必要性在交流中做了深入解讀。他指出,從全球數據來看,以針織為關鍵詞的專利大概有13萬件,集中在2011~2012年達到最高峰值,之後專利申請量明顯下降,可能是針織行業遇到了瓶頸,導緻企業對技術的投入研發放緩,專利申請量有所下降。封鈞祥提醒企業,創新離不開知識産權的有力保護,知識産權的最終價值在于運用,通過運用保護創新、引領創新。因此,企業在申請專利時應該采取正确方式,要充分理解專利體系的要點。
特别提示:本信息來源于大耀網,僅供參考閱讀。
如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