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為什麼要把它作為一個主攻方向?因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就給中國制造業追趕處于發展前列的美國、德國、日本制造業提供了機會。如果抓住機會,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結合起來,就會大幅提升中國制造的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被高調提及: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範區、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基、重大裝備專項工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包括中國制造2025、國家“十三五”計劃等文件中都明确提出兩步戰略:将傳統制造變成數字化,到2025年把這個重點行業初步實現整個智能轉型。
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四屆中國制造業國際論壇上,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院長王玉林表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引發了制造業發展理念,制造模式重大變革,全球制造業發生了重大變化。
服裝智能制造(中國)精英俱樂部表示,智能制造的發展必須依靠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兩個輪子雙輪驅動,技術創新就是要在制造數字化和人工智能化響應,管理創新就是要解決與智能制造匹配全價值鍊問題,打通科研、生産,其基礎就是精益管理。
在政策已經重點扶持并頻出利好的情況下,對于制造企業來說,推進智能制造的驅動力是什麼?針對制造業的發展,如何把準脈門,如何精準發力?
服裝智能制造(中國)精英俱樂部發現,目前很多人讨論智能制造行業,都會提及人工智能,但其實人工智能在這個領域的應用還為時尚早。現在一些企業,進行小批量的生産,所謂的‘智能制造’,無非是利用一些軟件,把衣服的尺寸輸入機器設備,制造出不同的東西,并沒有達到那麼高概念的領域。現在這個階段,遠遠沒到人工智能的發展階段。
我們知道中國有很多産品講究精雕細刻,這些産品在小規模生産的時候質量能夠保證,但是一遇到大量生産,質量就出現了問題,所以世界上認為中國制造是中低端制造。
近幾年很多制造業企業的成長周期比較長,有的時候尋找機會點的運氣很關鍵。過去,在制造業的投資當中,很容易出現一個情況:一個熱潮上來,大家都紮堆做。這股風潮産能過剩之後馬上造成大量産能過剩或者難以轉型為生産線,馬上從高潮到低谷。
服裝智能制造(中國)精英俱樂部了解到,中國智能制造在中國制造2025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現在無論在長三角、珠三角,為了解決勞動力成本上升,提高質量,應對一些環境問題,招工難等等問題,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制造——也就是“機器換人”正在成為趨勢。不僅是沿海地區,我們看到了中部地區的企業也廣泛的重視這一趨勢,這将會對中國制造業産生很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