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紗進口趨勢分析
我國棉花進口是需要配額的,目前配額量是每年89.4萬噸,配額内享受1%的關稅,配額外則需要交納較高的滑準稅。棉紗進口則沒有限制,進口關稅也偏低。從印度進口棉紗,遵循亞太貿易協定,進口關稅是3.5%。從巴基斯坦進口棉紗,紗遵循中巴《早期收獲協議》,進口關稅也是3.5%。從越南進口棉紗,更是享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内零關稅的待遇。
2011年以前,國内棉紗進口量幾乎不會超過100萬噸,而2011年開始,國内實施棉花托市收儲政策,内外棉花價差拉大,國外棉紗的成本優勢凸顯,國内棉紗進口放量。
2015年以前,進口棉紗也是融資套利的有效渠道之一。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國内棉紗進口的年度增幅為68.9%,2013年的增幅為37.4%。之後,雖然增速放緩,但年度進口量均維持在200萬噸。今年前7個月,國内累計進口棉紗110萬噸,同比下降1.77%。分月份看,3月抛儲之前,棉紗進口量同比呈增加态勢,而抛儲啟動後,棉紗進口量同比才有所下滑。
棉紗進口特點分析
我國棉紗進口來源地相對集中,主要是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的棉紗占我國進口總量的70%以上。2013年的時候以印度棉紗為主,占30%。到了去年,越南棉紗增多,占32%。
進口棉紗的優勢明顯,如配棉好、質量高。随着棉紗進口産業鍊的完善,進口結構也在變化。
其一,棉紗進口從低支紗向中支紗發展。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我國的棉紗進口以8—25支為主,占比超過一半;30—47支紗的占比在四分之一左右,且呈微幅增加趨勢。
其二,棉紗進口從單一紗種向全品種發展。棉紗期貨交割對應的标準品級32支普梳在進口棉紗中的比重約為20%。
其三,棉紗進口主要集中于普梳紗領域,其占比超過四分之三。
棉紗進口展望
今年4月以來,國内棉紗價格持續低于國際棉紗價格,價差最低時為-600元/噸。内外價差是影響棉紗進口的主要因素,卻不是唯一因素。随着棉紗進口産業鍊的完善,棉紗進口量趨于穩定。早期,周邊國家的棉紗具有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偏低的優勢,但同時也受制于技術、管理、信譽等劣勢。随着當地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技術的引進,其棉紡織業迅速發展,中國人在周邊國家開辦的工廠也越來越多。
展望2017/2018年度,棉花抛儲政策将繼續執行,中低端棉花将得到有效供應,國内對中低支棉紗的進口量将随之減少。
不過,如果棉花進口不能完全放開,那麼除我國外,全球市場面臨供應短缺的風險。屆時,内外棉花價差有望再度拉開,進而刺激國内棉紗進口量增加。整體而言,我國棉紗進口量有望維持在200萬噸一線。
棉紗期貨于今年8月18日上市。為了維護期貨市場的穩定,暫時不允許進口棉紗交割。但是,交割規則裡涉及了進口棉紗入庫細則,待時機成熟,進口棉紗也将進入棉紗期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