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2日電(記者 蔡國棟)進入9月中下旬以後,位于天山南麓環塔裡木盆地的棉花争相吐絮,棉株上伏桃滿腰、秋桃蓋頂,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眼下,正值十一黃金周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十萬務工人員,忙着在新疆白色的棉海裡“淘金”。
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師10團13連的棉田裡,享有“采摘能手”的帕提古麗·努爾熱,頂着烈日和蚊蟲叮咬,最終用實際重量讓在場的男士瞠目結舌。
夕陽西下,在電子秤的精準計量下,5大包棉花共計108公斤,成為黃金周第一天十幾名采棉工的最高紀錄。羨慕之餘,大家紛紛向這位“采摘能手”讨教起技巧。為了讓大家多掙點錢,帕提古麗·努爾熱現場詳細地給大家示範起雙手采摘動作。
對于來自和田地區墨玉縣的帕提古麗·努爾熱來說,全家一年的收入基本全靠這次采摘棉花維持。這是她和丈夫第六年在兵團第一師采摘棉花。地處昆侖山北麓的和田地區人多地少,帕提古麗·努爾熱家裡僅有3畝核桃園,年收入不到1000元。
去年,她們夫妻倆光靠采摘棉花就賺了1.4萬元,這讓村裡人羨慕不已。今年,在當地政府的組織下,帕提古麗·努爾熱一家和村裡十幾名村民一起來到兵團第一師10團采摘棉花。“拾完棉花之後,緊接着就采摘紅棗。”帕提古麗·努爾熱說,“很辛苦,但能賺到錢。”
每年九、十月是新疆棉花收獲的季節。作為我國最大的棉花産區,新疆已連續10多年實現棉花種植面積、總産量和調出量全國第一。在每年棉花收獲季節,新疆會成為務工人員打工的熱點地區。目前,僅兵團第一師外來拾花工就達3萬餘人,預計最高峰可達到8萬人左右。
45歲的李遠和一行的老鄉,上月初就從老家四川宜賓,搭乘火車趕到幾千公裡外的兵團第一師,這是她第二次來到新疆采摘棉花。“雙手搭配不娴熟,一天也就拾個80多公斤。”李遠頭戴遮陽帽,半屈小腿,彎腰中雙手采花,再迅速放到背後的白色大布袋裡。
由于前幾年在家帶孩子,李遠沒有外出打工,家裡僅有的幾畝果園流轉了出去,全家基本靠丈夫在外打工為生。如今,随着孩子逐漸長大,李遠也放心地跟随老鄉“轉戰”新疆拾花。
為了在霜凍前完成采收,采棉工每天8時就開始在棉田裡采摘棉花,直到晚上8時結束。兵團第一師10團5連棉花種植戶郭建成說,1公斤棉花拾花費1.8元,一名拾花工一天至少能賺140元,一個棉花采摘季可掙7000元。
近年來随着機采技術的推廣應用,新疆采棉工用工量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但與此同時,由于受機采技術的制約,大部分地區機采達到一定比例之後,就不再擴大機采面積,因而每年新疆棉花采摘期間仍然需要一定量的務工人員。
特别提示:本信息來源于央視網,僅供參考閱讀。
如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