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産量每年跌10%~15%
2015年1~12月,據國家統計局對404家規模以上缫絲絹紡企業統計,絲産量17.21萬噸,同比增長4.66%。在全國16個絲産地中,除了貴州、陝西、廣東、廣西等9個省區絲産量同比增長外,河南、遼甯、山東等7個省區絲産量有不同程度的減少,特别是河南省的絲産量降幅達45.88%。
我國東部地區的浙江、江蘇、山東、安徽等知名的優質蠶繭基地,蠶繭産量每年都在以10%~15%的速度在縮減,西部的廣西、四川、雲南3個省份的蠶繭産量還在保持或是增加。東桑西移數量是移過去了,但人才、技術、質量、信息、市場尚未移過去,這成為我國桑蠶絲綢産業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
以浙江湖州為例,湖州坯綢産量占全國坯綢總産量的30%、世界坯綢總産量的1/4。近年,湖州平均每年出口的坯綢約1.5億米~2億米,但附加值不高。浙江的蠶桑生産也在萎縮:桑園面積從1994年的152萬畝降至2014年的86萬畝,減少43%;蠶繭産量從1992年的14萬噸降到2014年的4.7萬噸,減少66%,退回到上世紀70年代初的水平。
養蠶和缫絲效率低下
當前,我國優質原料繭缺少,像浙江隻有千島湖淳安的少量原料繭可以使用,其他原料繭都要到雲南、四川去遠道訂購,成本很高,浙江的蠶繭原料量減質退。因此,絲綢業要轉型,原料改善刻不容緩。
目前,我國的蠶繭原料還在依靠千家萬戶的蠶農散養,沒有形成産業化、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加上産能過剩,收購秩序混亂,質量嚴重衰退。即便是有一些蠶農合作社,也是集中加工、集中銷售而已,在品種改良、品質提升、科學養蠶、降本增效等方面,幾十年來進展不明顯,有些地區的狀況是不進反退。近年來,農業成本劇增,剛性推漲原料價格,缫絲産能又相對過剩,對原料質次價高的現象一味容忍,這樣的結果使得一産、二産都在受傷:農戶嫌蠶繭質量越來越差,無利可圖,對産業更加缺乏信心。
由于種桑養蠶成本逐年提高,蠶業科技配套不足,投入産出不如其他經濟作物,造成東部棄桑嚴重,西部看天“吃飯”,蠶繭産業化進程滞後,粗放種養、疏于管理,質量責任主體缺失,原料退化嚴重。當前,全國65萬噸蠶繭,能夠缫制5A以上等級的原料實在不多。能夠缫制國際品牌愛馬仕用絲的蠶繭,全國不到5000噸。就優質生絲需要的蠶繭原料來說,我國機械化、精細化程度遠不如日本、法國、巴西,連印度近年來也已在蠶繭質量的管理上趕了上來。我國缫絲企業現在的工人年均生産絲量才是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的80%,這主要是由于我們相對粗放的農業和工業所緻。
另外,“人工采葉、采繭費工費力,桑蠶生産機械化程度不足20%,已成為制約産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江蘇省蠶種所副所長周成偉分析,與種植稻、麥相比,養蠶季節性強,設備利用率低,市場小,而研發投入多,激發不起研發機構和企業的研發熱情。
專家認為,土地制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提高效益,誰來種桑、誰來養蠶,才是最大的問題。“通過品種改良,新品種桑樹的桑葉産量能達到2500公斤~3000公斤,接近原先的老品種桑樹的兩倍,關鍵還是農民的積極性怎麼提高。”建議政府部門必須加大對曆史經典産業的扶持力度,比如發展“訂單農業”、對較大面積的生産基地進行政策補貼等,質量的規範,則需要龍頭企業的引領。
從原料基地抓起
專家認為,要改善當前絲綢原料的現狀,在絲綢産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政府應支持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投資建設優質原料基地,通過經濟手段促進農民生産優質蠶繭,整體帶動桑蠶種植,積極探索“品牌企業+原料基地”經營模式,鼓勵蠶農增強種桑養蠶的積極性,遏制桑蠶産量快速下滑的形勢。
更表示,絲綢業基礎靠前端,所謂前端也就是蠶絲原料。通過選擇優質蠶繭産區的合作者,共同打造産業化養蠶示範基地,以此來補足短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