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江西)國際麻紡博覽會将于11月6日在仙女湖抱石文化創意園舉行。作為備受矚目的以發展麻紡産業為主題的博覽會,特設夏布面料展區、夏繡作品展區、夏布書畫作品展區及工藝品區,将全方位展示中國麻紡産業發展成果,傳播中華麻紡文化,讓觀衆一站式感受夏布文化的獨特魅力,醉心于華夏麻紡的古樸藝術。
江西夏布的曆史由來
夏布是一種将天然苎麻纖維通過手工紡織加工而成的平紋布,以“輕如蟬翼、薄如宣紙、軟如羅娟、平如水鏡”而著稱。苎麻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苎麻杆表皮可以加工制作苎麻纖維,其纖維中間有溝狀空腔,管壁多孔隙,并且細長、堅韌、質地輕、吸濕散濕快,透氣性比棉纖維高三倍,同時苎麻纖維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對多種細菌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是一種優良的刺繡原材料,被公認為[天然纖維之王]。
苎麻産于我國夏布之鄉江西新餘分宜,曆史悠久。縣自春秋戰國時期,江西古越族先民就已經開始從事苎麻耕種和使用手工織布。分宜自唐始,“歲貢白苎布十匹”。宋時,袁州知府的進貢表曾稱:“袁郡之邑,向進苎布,今俱歸分宜督辦”。明崇祯年間,科學家宋應星任分宜教谕時,對分宜種麻織布的盛況進行了認真的實地考察,并在《天工開物》中專列“腰機”和“夏服”兩章,圖文并茂。苎麻在我國有着悠久的種植加工曆史,是中國特有的以紡織為主要用途的農作物,在國際上稱為“中國草”。
苎麻織物有粗犷,挺括,涼爽,透氣,抗菌等優點,其優越性與獨特的風格是别的纖維無法比拟的。苎麻經過傳統手工工藝績紗、紡織而成的夏布,可以使得以夏布為面料的刺繡品使用壽命長,結實耐用,不易黴變腐爛,不褪色,不易折皺,是我國傳統而特有的刺繡原料。
夏繡——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藝術瑰寶
夏布刺繡是用繡針穿引彩線,按設計的花樣,引導絲線在夏布面料上往複穿刺留下針迹,以線迹的疏密排列組成栩栩如生的畫面或圖案的一種手工技藝。
夏繡工藝,博采衆長,在傳承民間刺繡技藝基礎上,于綢緞面料刺繡之外另辟蹊徑,選用紋理疏密有緻而繡制難度更高的夏布作為面料,将古樸的夏布與細膩的繡工融為一體,使繡品呈現出原始自然的纖維本色,質地粗犷,配色淡雅,繡面平整、線迹精細,針法豐富靈活,畫面質感強烈,風格與衆不同,古樸而不失高雅,粗犷而不乏細膩,原汁原味再現了原作神韻,是刺繡史上的首創,華夏藝術園中又一瑰寶,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夏繡開創了刺繡品的一種新的表現風格,而且這種表現風格正好體現了現代人們了現代人們反撲歸真的精神需求。這種表現風格是由夏布的質地所決定的,夏布的質地主要體現在其粗犷,古樸,經緯分明,自然清晰上。它可使人看到夏布就宛如一股清晰的山水迎面撲來,使人處于清新的自然之中。另外,粗犷,古樸的純手工紡織夏布面料與精巧、細膩的繡工結合,對比強烈,反差大,形成強烈的藝術沖擊力,這也正是夏繡獨特的魅力所在!
夏布書畫——墨韻幽香最悠長
中國夏布畫是利用夏布自然的經緯線的天然色彩差異,加之手工加工生産的不可重複性色差和特殊的夏布制作工藝進行作畫。中國書畫夏布具有布面光潔、細膩綿韌,吸墨吸水性好、撕裂強度高、不變色防蟲蛀、防黴變、可永久收藏等技術特點。利用書畫夏布創作的夏布畫質感效果好,着色效果好,視覺感觀好;不易損壞,不易變質,能長久保存;産品正反面均可用于繪制書畫,具有很強的,獨特的藝術表現力,特别是運用國畫技法中的戳、揉,無論反複運用這些技法和渲染都不會使畫面破損。
作畫時,作者根據夏布自然的肌理效果構思作品,既要保證夏布天然的機理效果又要表現作者原創的意境。這樣就使每一件原創作品都具有不可複制性,其自然獨特的肌理效果形成了原創作品的唯一性,形成天然的防僞标志,保證了原創作品的真實性和不可複制性。
同時,書畫夏布還十分吃墨,具有适當吸附墨粒和擴散墨液的性能,既能以水導墨,又能以水抗墨,用筆枯、潤效果都非常精妙。如果是創作山水畫,工筆畫和寫意畫,都可以達到枯而能潤,剛柔相濟,有質有韻的藝術效果;如果用于書法創作,無論是楷、行、草,用筆不論枯、潤,書寫也都十分流暢,都能很好體現出有别于宣紙的藝術風格。在中國書畫夏布上創作的夏布書、畫作品,無論遠觀近看都有其特殊的視覺藝術效果。
中國夏布畫的出現,把傳統的中國畫與中國古老的夏布文化融合為一體,中國夏布畫的出現促進了中國夏布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發掘進程,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繪畫史上揭開了新的篇章。我們相信中國夏布畫的出現将成為繼中國絹畫、中國宣紙畫後,又一民族文化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