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與布銷售量齊跌,并且跌幅擴大
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近幾年“季度服裝銷售量”,便可以看出服裝市場在發生着激烈的變化。2017年的前三個季度服裝銷售量同比2016年都是穩步增長的,但是第四個季度突然同比出現7.69%的下跌。這股跌勢貫穿2018年全年,一直延續到2019年,而且還在繼續。綜合統計,2018年全國全年服裝銷售量是540.6億件,相較于2017年全年銷售量719.1億件,跌幅達到了24.8%。
終端服裝市場的緊縮,迅速在紡織市場表現出來。全國季度布的銷量也在2017年第四季度出現明顯下滑,随後的2018年下跌的趨勢不但沒有緩解反而越發嚴重。同比跌幅從2018年第一季度的10.89%,一路擴大到了第四季度的28.4%,剛剛過去的2019年第一季度也沒能逃脫這個趨勢,同比出現了21.59%跌幅。服裝與布銷售量的斷崖式下跌,顯然不是一個“淡季”就能解釋的,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股頹勢完全沒有扭轉的迹象。看來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愛買衣服已經是事實了!
美國對華貿易政策,影響更多的是貿易信心
對于服裝銷售量的減少以及訂單數量的下降,整個紡織服裝行業都在反思尋找原因。上半年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并且涵蓋了幾乎全部紡織品,而且威脅進一步加征超過3000億美元商品關稅,此舉也一直被紡織人認為是影響紡織行情的重要原因。G20峰會上中美貿易出現重大轉機,美國放棄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并且中美雙方貿易會談重啟。
按道理如此利好消息應該會立刻點燃紡織市場,可實際情況是市場依舊反應平淡。究其原因,還是紡織人過重的看待了美國對華的經濟政策的影響,事實上貿易政策更多影響的是雙方的貿易信心、決策時間以及下單速度,但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并沒有實質改變,所以訂單量也不會立刻出現大面積反彈。
訂單下滑、市場冷清,将原因歸結在美國的貿易戰上,從而獲得一絲心理安慰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不能放棄尋找真正原因的機會,錯失應對策略。
終端消費者需求變化,帶來訂單形式改變
人口還是那麼多,市場還是那個市場,可為什麼服裝銷量出現近25%的下跌呢?有人說經濟大環境走弱,人們沒錢,衣服能不買就不買了。可“穿衣”是剛需,就像買房子那樣,沒錢可以買遠點、小點,但絕不會不買,衣服也一樣,便宜的總是有的。
今年生意難做已經是一個不争的事實,尤其是我們紡織行業早就不是簡單的淡旺季交替變化,淡季一直都在,可旺季卻遙遙無期。作為國内起步最早、最活躍的服裝行業,女裝産業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産業鍊,從産品設計、制造到銷售模式都達到了成熟水平,市場趨于高度飽和。據商業咨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數據,中國女裝市場總體規模已超8000億元人民币,預計中國女裝市場規模在未來将保持穩定增長,在2021年市場規模可超1.7萬億元人民币。
相較于男裝産業,女裝産業在成熟的産業運作中趨于細分化,依據年齡層次發展出大淑、中淑、少淑、少女等多個門類,這樣的劃分在很大程度上與傳統百貨業态的樓層分布有關,也成為中國女裝市場的獨特國情。
然而随着Zara等全球快時尚品牌于2008年起加速入侵中國市場,國内服飾品牌逐漸感到壓力。一些國内服飾品牌曾試圖效仿快時尚,向“效率”轉型。但最終少有國内品牌成功複制快時尚的成功。去年以來,随着Topshop、NewLook、Forever 21等快時尚品牌在中國遭遇滑鐵盧,國内服飾品牌又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
90後、00後等新生代成為服飾主力消費人群,從小物質充足的他們不再滿足于以低價買到批量生産的衣服,而是希望能夠源源不斷地獲得獨特的體驗和創新的産品。憑借簡單的包裝把産品賣出去的時代已經結束,任何品牌都必須變得更加鮮明、更加銳化、更有辨識度才能持續保持吸引力。長期依托傳統百貨渠道的品牌疏于對品牌形象的個性化塑造,造成當前國内服飾品牌産品同質化愈發嚴重的現象。
随着中國服飾産業從生産導向轉向消費導向,行業競争的焦點已經變為品牌力的角逐。
提示:本文來源于紡織網,僅供參考閱讀
如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