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市場“戰火”四起
與成人服裝相比,中國童裝行業起步較晚。随着經濟水平提升和家庭消費習慣改變,國内專業童裝在1990年左右開始出現,近年進入快速成長期。據相關數據顯示,國内童裝市場規模總體呈現增長勢頭,2017年市場規模為1597億元,預計五年内(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8.05%,2021年市場規模将達到2177億元。此背景下,衆多成衣品牌紛紛通過創立子品牌或并購等方式,在國内童裝市場打響争奪戰。
休閑服飾品牌森馬出手并購法國童裝集團Kidiliz、國内童裝品牌Cocotree等,擴充童裝業務線;美國快時尚品牌Gap收購金寶貝旗下高端童裝品牌Janie and Jack,向高端童裝領域發力;安踏、李甯等運動品牌加大力度拓展童裝品類;以江南布衣為首的設計師品牌,也開始切入童裝領域,對童裝布局進一步細分。與此同時,在國際童裝市場上早早發迹的奢侈品品牌也沒有銷聲匿迹。紀梵希聯手CWF 2017秋季推出童裝線,Gucci與日本藝術家樋口裕子合作推出主題童裝系列。
無論國内,還是國際,童裝市場好不熱鬧。作為剛需的童裝市場,顯然已成為一衆成衣品牌尋求增長點的新地。
童裝市場興起的背後
“現在随随便便一件童裝就要幾百元,有的甚至上千元,比大人衣服還貴”,除了家長的吐槽外,網上也有不少網友頻繁探讨“童裝為何這麼貴”等類似問題。伴随各大企業的搶灘布局,童裝迎來産業升級,童裝高端化、成人化的趨勢也愈發明顯,價格随之水漲船高。
據悉,Massimo Dutti一款女童長款A字連衣裙售價350元,江南布衣旗下童裝品牌最貴的一款兒童羽絨服售價為1390元。而根據中國兒童産業中心數據顯示,80%家庭中兒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50%,家庭兒童消費平均為1.7萬~2.55萬。過高的童裝價格,似乎并沒有影響到父母買買買的沖動,反而成為新生代父母更加看重品牌、設計感和個性化的體現。追蹤其背後原因,無非是受到以下幾點影響:
一方面,成人服裝市場增速放緩、趨向飽和,大批企業陸續開始涉足童裝業态,令原來不溫不火的童裝行情突然“華麗翻身”。
另一方面,随着國家經濟發展,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作為主要生育群體的80、90後更加注重優生優育的育兒觀念,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不再對性價比敏感,而是更看重品牌、設計感和個性化。同時,80、90後多為獨生子女,生育子女後的家庭結構往往是“6+1”或“6+2”,兩代人的财富積累給孩子的消費支出提供了堅實後盾。此外,從2016年起開始實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對童裝市場也是明顯利好。
童裝市場的挑戰與未來
随着衆多産業資金的進入,昔日的市場“藍海”幾年下來已經一片“紅”。有人低調醞釀之後破土而出,但更多的是振臂高呼之後黯然出局。市場紅利之下,童裝行業亦面臨挑戰。
缺乏研發設計
産品同質化嚴重,是目前國内童裝行業面臨的主要難題。除了成人裝延伸出來一些有特定風格的童裝,或專門針對某年齡段的服飾之外,大部分品牌相互抄襲、模仿嚴重,品牌形象并不突出。
總體質量偏低
與成人服裝産品相比,消費者更注重童裝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面料和印染材料是否安全舒适成為關注重點。除少數頭部企業外,中小企業由于資金缺乏及設備水平落後等原因,質量控制不到位,導緻我國紡織兒童和嬰幼兒服裝産品總體質量水平偏低。
渠道之争
由于兒童體驗式消費的特殊性,在經營路線和品牌拓新後,終端成為童裝品牌與消費者直接對話的關鍵環節。從多品牌集合店到專賣店、再到百貨商場和大型購物中心,優越地理位置、良好環境氛圍,配以新穎的體驗服務,逐漸成為童裝行業應對終端競争的必殺技。
目前,中國童裝行業仍處于發展成長階段,與成熟市場有一定差距,但從行業增長率和未來行業發展機遇來看,中國童裝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随着行業從粗放式向規模化、精細化轉型,中國童裝市場将走向成熟,品牌化趨勢會更加明顯。對從業企業來說,找到自己的細分領域和優勢,促進行業内消費者消費升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将是品牌形成差異化競争和市場優勢的關鍵所在。
提示:本文來源于中華紡織網,僅供參考閱讀
如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