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棉花産量持穩略增
前期,筆者曾經深入全疆調研棉花生産形勢,從當時走訪了解的數據看,大概率棉花産量要增加,盡管5月份新疆棉區遭遇惡劣天氣打擊,棉苗有一定損失,但随着後期天氣好轉,棉花生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回補。不僅如此,北疆部分地區面積增加數量超過市場預期,即便單産有所下降,總産還是要增加,再看南疆,面積産量也是有增有減。總體看産量是持穩的。
不過從近期收獲情況看,有些棉農和軋花企業反應,今年産量低于去年。阿克蘇溫宿縣一位棉農反饋,從前期結桃數量看,棉花應該增産,至少也要和去年持平,但最近收獲量不盡人意,産量隻達到了350公斤/畝,低于去年的380公斤/畝。盡管單株棉桃數量高于去年,但整體出現減産,原因隻能是畝均株數沒有去年高,或許還是和前期天氣有很大關系,盡管當時進行了補種,但從收獲實際效果看,并沒有預期的好。當然這隻是其中一個點,不足以代表面。
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9月份調查數據能夠從全局說明這一問題,調查顯示,截至8月底,全國各主産棉區天氣整體利于棉花成鈴、吐絮,預計2018年新棉單産128.2公斤/畝,同比增長4.2%,總産量628.3萬噸,同比增長2.5%。其中新疆平均單産較6月份提高9.2%,同比上升2.2%,産量預計為524.0萬噸,同比上升4.5%。
從上面數據得出結論,盡管有些棉區産量略有下降,但并不會影響整體大局,此時再關注炒作産量數據也變得意義不大。在供給基本持穩的情況下,下遊采購消費情況将對棉價産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缺少資金棉企未有搶購
在産量持穩情況下,新疆籽棉收購前期并未出現擡價搶收現象,這與往年有很大差異。早在今年5、6月份,市場紛紛預期今年籽棉收購仍将逃不出擡價搶收的怪圈,實際形勢确是交售量遠高于收購量。北疆這一交售矛盾相對南疆更加突出。由于北疆基本都是機采棉,所以采摘上市時間非常集中,造成了供大于求。
據相關人士介紹,今年用農發行貸款的軋花企業少,基本都是自有資金或者與貿易商合作獲得資金從事收購,導緻結果是收購無法滿足交售需要。當然也有南疆軋花企業表示,今年内地赴南疆包廠的企業數量同比減少,也造成今年未出現搶收現象。根據中國棉花網數據顯示,機采棉價目前跌至6.0元/公斤以下,手摘棉價也降至7.0-7.2元/公斤。據了解,在北疆大量機采棉集中上市期,軋花廠門口都排起了交售的長隊,有些田間地頭采摘完的因無法即使找到車輛裝運,隻能臨時堆放地頭。面對供不應求的交售,軋花廠自然會調低收購價格。南疆主要是手摘棉,并未像北疆一樣出現集中大量交售情況,因此棉價相對穩定。在現貨疲軟下跌之時,鄭棉跟跌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下遊采購暫未啟動
原本新棉上市以後,内地貿易商、紡織企業赴疆采購絡繹不絕,但今年采購卻遲遲未有啟動。特别是在棉價下跌趨勢中,紡企似乎更有耐心。一家紡企表示,現在企業原料庫存充足,不急于采購。自己企業的庫存周轉期在3個月,中小型企業一般都有1個月左右,有些資金困難的基本按需采購。還有的紡織企業采取了“棉價漲觀望、棉價跌補庫”的策略。
南疆軋花廠也表示,現在皮棉非常不好賣,主要是紡織企業采購少,而且貿易商也在觀望。盡管也給合作的老客戶報了價格,都是因為價格高沒了音訊。目前廠裡收的籽棉平均價格在7.3元/公斤(42%衣分),折合皮棉成本價格16200元/噸,再加上1-2個月的财務成本,價格在16500元/噸了,現在報價16000元/噸都很難銷售出去。
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10月初,被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約為39.7天(含到港進口棉數量),環比增多3.6天。推算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約92.2萬噸,環比上升10.0%,同比提高3.4%。全國主要省份棉花工業庫存狀況不一,廣東、河北、江蘇三省棉花工業庫存折天數相對較大。可見在庫存充足的條件下,紡企并不急于采購。
國内供不足需依然存在
盡管棉價持續走低,并不影響投機人士對其看多,原因是國内棉花供不足需。業内人士認為,未來中國一定需要進口棉花,這樣将會帶動外棉價格上漲。如下圖所示:
從表格中看到,盡管今年新疆棉産量出現小幅增加,但仍然供不足需,缺口接近200萬噸。即便根據市場傳聞,國家在發放80萬噸滑準稅配額給紡織企業之外,還另外發放了40萬噸配額給國營貿易企業(尚未核實),也就是說2018年發放的配額總量在120萬噸左右。當然,國家儲備棉還有一定存量,屆時可能繼續發揮調控作用。但專業投機人士認為,随着儲備庫棉花減少,未來棉價還是擺脫不了上漲的命運。
全球來看,美國農業部(USDA)10月預計全球産需缺口132.8萬噸,結束2017/18年度産大于需局面,全球庫存消費比下降至2011年度以來最低水平為58.3%,比上個年度下降7.3個百分點。按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10月報告和國家棉花監測系統預測,中國進口量有望達到200萬噸左右水平。
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不可小觑
自從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國内棉紡市場發生很大轉變,截至目前,美國前後共對2500億美元進口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清單包含了針織物及鈎編織物,尚未包含針織或鈎編的服裝及其附件、非針織或鈎編的服裝及其附件。這意味着加稅清單已經逐步涉及紡織品,如果未來貿易戰繼續進行,全品類紡織品可能将無一幸免。再這樣的悲觀情緒下,紡織企業着實遇到了很大問題,但最大的問題還是人們對市場失去信心的問題。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2669.50億美元,同比增長1.72%,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額為1097.72億美元,同比增長4.46%;服裝累計出口額為1571.78億美元,同比下降0.42%,2017年中國對美出口紡織品服裝約584億美元,也就是說我國出口美國紡織服裝品占總出口額的比例為21.9%。從這一比例來說,即便對我國全部紡織品加征關稅,影響也是有限度的。
盡管數額有限,但對人們未來心理預期産生很大影響,直接結果就是影響了外貿訂單。下遊企業不敢接單或者接單量下降就是鮮明寫照。目前看,梭織企業尚未受到影響,生産依舊有序進行,但對針織企業來說會有很大差别,下遊接單情況明顯低于預期。上半年,在紡織淡季時,由于儲備棉兜底,進口紗優勢下降,紡織企業憑借成本優勢保持旺盛的生産力,淡季并未出現減産。随着輪出結束,原本“金九銀十”的旺季并未如期出現,主要是企業接單情況較差,産品庫存不斷增加。
河南一家紡企說,上半年企業棉紗庫存周轉期基本在一周左右,現在都累積到一個月了,接單情況仍不見好轉。盡管當前棉價下降,降低了企業生産成本,但是下遊織布企業報價更低,而且對價格看跌趨勢增強,存貨量明顯減少。
除此之外,還有金融、政策、資金等因素或将影響棉價走勢,棉價未來具體如何走尚難預料,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棉價還将繼續漲跌表現。《道德經》說:“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辍。”隻要遵循大道精神,方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