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後5月31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了《關于降低進口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的公告》。公告稱,降低部分進口日用消費品的最惠國稅率,涉及1449個稅目。因最惠國稅率調整,自2018年7月1日起,取消210項進口商品最惠國暫定稅率,其餘商品最惠國暫定稅率繼續實施。
降稅将給市場格局帶來哪些變化?
大幅度降低進口服裝關稅,
又将對我國服裝行業帶來多大挑戰?
▼
降稅清單如何解讀?
1449個降稅的稅目中,與紡織品服裝相關的約有430個,占降稅稅目總數的約30%。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接受《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清單中服裝産品的範圍和降稅幅度整體都比較大。其中,服裝大部分産品的關稅從16%和14%降到6%,降稅幅度超過一半,隻有少數類别還保持在8%、10%和12%。降稅後服裝整體進口關稅水平已接近歐盟,最惠國進口關稅稅率遠遠低于美國,體現了十九大确立的“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總體目标,以及與全球分享市場、擴大開放的積極心态。
據了解,中紡聯此前曾向财政部提交相關建議,從降稅結果看,建議在部分産品上得以采納。
徐迎新分析說,從我國的進口服裝格局看,意大利和越南是我國進口服裝的兩大最主要來源國。據海關數據統計,我國2017年從意大利進口服裝381萬件,總金額約8.1億美元,平均進口服裝單價高達200美元,主要是高級成衣。而我國從越南進口的服裝産品中,主要是市場上流行的快時尚品牌,其中針織類服裝比較突出,也是我國對大衆型基本需求産品的代表。
記者注意到,海關總署統計顯示,去年我國從上述兩國進口服裝的金額分别保持着12.9%和22.2%的高增長勢頭。一方面,意大利高級成衣在消費者心目中有着較強的品牌效應和号召力,其時尚設計、品質和工藝得到中國消費市場的認可;另一方面,體現出我國居民對基本需求類的快時尚消費品也有着較強的需求。
哪些實惠值得期待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清單中,毛制、合纖等材質的男式針織或鈎編大衣、西服套裝、便服套裝等産品,以及合纖制針織或鈎編女西服套裝等産品,進口關稅都從25%大幅下調至10%,對消費者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對消費者而言,最關心的莫過于進口服裝的市場價格能下降多少,降幅有多大。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進口服裝産品的銷售價格,包括進口産品價格、進口稅、商業流通環節等多部分成本構成,很難簡單地用一個降幅或數字比例來概括。具體消費者會從中受益多大,還需要數據說話。但可以确定的是,降稅後将帶來更加完全的市場競争,會吸引更多的國外品牌和設計産品進入中國市場,市場産品的豐富程度會增加,消費者選擇的空間會更大。
行業面臨多大挑戰
徐迎新認為,此次降稅後,以意大利為代表的與我國沒有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将從中受益最大。比如,以設計、品質、品牌優勢著稱的意大利服裝,在中國将擁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此外,随着近年來紡織加工業向東南亞轉移,越南正在成為國際快時尚品牌的生産和采購基地。快時尚品牌的優勢将進一步鞏固越南成衣市場份額的增長。我國與東盟的自貿協定自2010年開始實施,自東盟進口實施零關稅,越南也成為我國服裝進口的主要來源國。去年我國自越南進口服裝金額近10億美元,占我國進口服裝份額14.5%,未來有望繼續高位增長。
那麼,中國服裝企業是否将面臨更大挑戰?徐迎新認為,站在産業角度看,企業應以積極心态來面對此事。目前,我國紡織服裝供應鍊的高效運作水平,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的市場競争力。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将從客觀上促進行業的轉型提升,推動品質、品種和品牌的提升。
有行業人士指出,如果降低進口稅後我國進口服裝大幅增加,将會刺激本土品牌參與競争和學習的積極性。本土品牌在不出國門的前提下有了與世界品牌競争的舞台,能夠積累更多參與市場競争的經驗。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說,此次降稅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