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逼迫紡織服裝企業轉型

来源于网络 發佈時間: 2018-04-27
 “人才為本”是“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五大基本方針之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18年春季調研報告顯示,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等為代表的紡織智能制造,以文化創意、時尚傳媒、品牌營銷等為代表的時尚品牌生态運營,以共享經濟、平台經濟、個性化定制等為代表的新經濟,對各類行業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

  适用人才匮乏

  當前,紡織服裝行業用工方面帶來三個極為突出的問題:一是招工難,工人流動性大;二是在崗職工平均年齡普遍較高,代際更替出現斷層,“85後”工人日漸稀缺;三是高端設計研發人才、高級營銷管理人才等存在着“引進難、留住難”的問題。

  例如,江西青山湖區紡織行業勞動力需求8萬人,目前實際勞動力僅6萬人,勞動力缺口2萬人。湖南華容紡織服裝企業機修、擋車等一線工人缺乏。湖北仙桃目前行業發展仍然面臨操作工人年齡偏大、招工難等發展老問題。無錫當地企業反映,一線員工的流動性變大,企業在無錫地區的招工呈現逐年遞減。

  不僅是這些地區,包括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陝西、新疆等中西部地區還普遍存在社會對紡織服裝行業的認知偏見,以及新一代就業人口的就業觀念異化,使紡織服裝行業人才缺口逐漸加大。此外,新一代就業人口對于就業地的配套設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靠近城市核心區域的企業招工相對容易。

  與此同時,福建等地不少行業企業正面臨“二代接班”的問題,在變更管理模式與經理人選用上面臨挑戰。

  與其他省份情況略有不同,安徽、江西作為傳統的向沿海發達地區輸出勞動力的大省,近幾年,人口遷移已步入“外出人口持續回流”的新時期。

  據安徽省統計局數據,至2017年,已持續五年回流。2017年全省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顯示,安徽省外出人口1057.5萬人,外出人口回流8.5萬人,較上年基本持平,占當年常住人口增量的14%。結合調研企業反映,企業用工本地化顯著。在安徽蕪湖孫村紡織集群,從業人員2.2萬人,90%為本地人;望江紡織産業集群表示集群從業人員1.7萬人,85%為本地人。

  安徽及江西兩地的企業多為加工型企業,近年來也開始逐步建設品牌,其次,品牌運營人才的匮乏。相比較在一線員工的缺失而言,品牌運營人才的缺失情況更為嚴重,引進人才難,引進後留住人才同樣難。

  智能制造興起

  随着我國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新晉勞動力大多是獨生子女,不願從事工廠生産的工作,即使招來了也不願意上夜班,企業招工難問題越發凸顯,因此倒逼企業不得不加快智能化改造。

  廈門維達斯服飾有限公司近3000平方米的裁剪車間格外“空曠”,隻有不到10個工人。這要歸功于公司在去年10月份斥資1000萬元,引進自動裁剪機、智能吊挂生産線、智能模闆機等服裝智能制造系統,生産效率提升30%以上,産品質量也更加标準化。

  浙江恒逸集團在海甯的300萬噸長絲項目,用工指标是1200人,其中800人都是機電專業的高級技能人才,行業的人才結構的發生了改變。

  江蘇華芳集團提供了一組非常有說服力的數據,與2006年相比,集團的紗線、面料産能和産量沒有縮減,但相關員工從接近4萬人已經降低到2017年的1.1萬人。

  江蘇揚帆服飾一次更新了200台島津的全成型針織橫機,制造羊毛衫的人工需求大幅度削減,效率大大提高。

  無錫恒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服裝制造車間不斷更新完善單個工序的自動化,同時去複雜技能化,更試圖讓整個生産流水線實現智能化。恒田希望通過科技力量,在5~10年後工廠生産效率達到2016年的5~10倍。

  在浙江,除了報喜鳥、莊吉以外,對于大多數中小服裝企業,發展智能制造更傾向于解決企業現實問題,而不是盲目發展,通過現有設備改造、注重實用,投資少又能明顯提高效率,另外,智能制造在減少用工的同時,降低了對人工熟練水平的要求。

  河北、湖南等地的紡織服裝企業也在積極推通過“機器換人”、“智能制造”來實現減員增效,不僅有效解決了用工缺乏,也緩解了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帶來的壓力。

  定向培養火熱

  為了穩住員工隊伍,湖南華容不少企業紛紛提高工人待遇,用工成本已高于沿海發達地區。調研中許多企業強調,行業以人為本,要從以人為成本轉變為以人為資本,産業工人是實體經濟的力量。那麼,如何培養合格的産業工人?如何彌補“課堂與産業之間存在的差距”?如何挖掘本地勞動力資源?

  陝西紡織企業多數通過競聘上崗、激勵機制,挖掘培養适應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優化人崗配置;對重點部門、關鍵崗位采取多種形式面向社會引進人才;注重基層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着重提高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增強科技研發、技術創新等方面的能力;統籌安排各職能部門系統培訓;加強與日常工作密切的業務知識培訓,把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技能教育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幹部隊伍的綜合素質。

  天津、上海等地紡織高校在推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建立學校、行業、企業三方共商的人才培養機制。為企業開展職業培訓,例如,2014~2016年連續3年赴南山集團開展培訓,同時,對銀川30餘家毛紡織企業來校進行培訓。

  廣東、福建等地也看到了培養地區産業後備人才的重要性,紛紛提出人才需要增量,更需要盤活存量,通過院校的平台注入更多外部的時尚大師資源,通過産學研合作機制提高學生本地就業率。例如,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已經連續5年為廣東溢達培養企業專業人才。目前學院最搶手的學生是染整技術學院的畢業生,一方面反映了應用型專業化人才的就業競争力強,也反映了行業對職業人才的渴求熱度。

  同時,廣東、福建等地也在努力解決好一線工人最關心的問題,例如,工資福利、工作環境、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與子女教育問題等,用完善體貼的配套服務吸引并留住工人。加大資源支持力度,穩定管理設計類人才,充分利用當地的政策措施與優勢資源,為人才引進做好配套服務。例如,時尚配套工程建設、交通路網建設和社區建設,提升規劃水平,優化發展環境。廣州國際輕紡城的4000多家商戶中,1/3來自潮汕,20%來自嶺南,20%來自溫州,其餘來自全國各地,對人才的虹吸作用明顯。尤其對服裝設計能力的需求,對設計人才的需求呼聲越來越高,吸納能力也逐漸增強,也為市場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特别提示:本信息來源于中華紡織網,僅供參考閱讀
                                 如涉及版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删除内容。 

纺织知识/ Textile knowledge
为什么定型后与定型前的颜色差异这么大?
為什麼定型後與定型前的顔色差異這麼大?
生産中常會遇到滌綸或含滌類織物染色出缸後布面、色光正常而再經下工序整理後卻出現色光不符即産生色變或局部出現斑狀、條狀色
纱线结构对织物舒适性及耐用性的影响
紗線結構對織物舒适性及耐用性的影響
一、對舒适性的影響1保暖性紗線的結構特征與服裝的保暖性有一定關系,因為紗線的結構決定了纖維間能否形成靜止的空氣層。紗線結
如何实现面料耐磨抗起毛起球性能?
如何實現面料耐磨抗起毛起球性能?
1、選擇在紗線和織物生産過程中不易起球的纖維。   2、在噴射染色機中進行前處理和染色時加入潤滑劑Lubsoft防止磨擦; 3、
什麼是人字斜紋布? 人字斜纹布是怎樣分类?
什麼是人字斜紋布? 人字斜紋布是怎樣分類?
人字形斜紋: 又稱山形斜紋, 機織物組織名。斜紋變化組織之一。山形斜紋是以斜紋組織為基礎組織,改變斜紋線方向,使其一半向右傾
精细!!鉴别纱线品种的方法
精細!!鑒别紗線品種的方法
各種纖維的鑒别方法一、手感目測法是根據纖維的外觀形态、色澤、手感及拉伸等特征來鑒别纖維,它可以分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例
聯合紡織網小程式
下載聯合紡織網APP
2012-至今 聯合織造廠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並保留所有權利